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及对CRP的干预研究.pdf
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及对CRP
的干预研究
通脉颗粒是一种现代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川芎、
丹参、桃仁等,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抗炎镇痛等功效。本文旨在
探究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及其对CRP的干预作用。
一、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表现
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狭窄、硬化或闭塞为主要病变特征的心脏
疾病,其中心绞痛是一种突发的心慌、胸痛、气促等不适感觉。气虚血
瘀型是其中的一种表现类型,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气虚、血瘀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气虚是指机体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气血不足,构成了气
虚状况;血瘀是指体内有害物质的消耗过程中氧化物质的过多产生,使
血液流动性差,引起血液污浊不畅引起的病理现象。因此,气虚血瘀型
心绞痛表现为胸痛、气短、心悸、舌苔淡白、脉弱等。
二、通脉颗粒的药理作用
通脉颗粒中共有11种草药,其中人参和黄芪是强效的补气益力药物,
丹参是化瘀药物,川芎和桃仁有活血通经的作用。研究显示,通脉颗粒
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增强心脏血液供应、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
细胞功能、抗炎镇痛等。
三、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应用
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已经在临床应用
中得到了明确的证明。一项对照研究表明,通脉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
稳定性心绞痛的总有效率达到93.33%,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西药
(80.00%)。此外,接受通脉颗粒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胸痛、心悸、
气短等症状。该研究对CRP的干预情况并未作出明确评价。
四、通脉颗粒对CRP的干预作用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体内炎症反应指标,其水平可以反映机体
的炎症水平。在冠心病的早期和稳定期,CRP水平升高,其与冠心病的
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脉颗粒中的人参、黄芪等成分有抗炎作用,丹
参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因此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到通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
绞痛时,其对CRP的干预作用也得以验证。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患
有冠心病稳定期的患者,接受通脉颗粒治疗3个月后,其CRP水平显著
下降,同时胆固醇、甘油三酯、LDL水平也出现了显著改善。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脉颗粒具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
可以改善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还能够对CRP水平进行干预,从而
改善冠心病的预后。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脉颗粒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冠心病
患者,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药物过敏等情况进行个性化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