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学(士)-2025中药学(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docx

发布:2025-03-31约7.9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学(士)-2025中药学(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单选题(共99题,共99分)

(1.)川芎茶调散的使用方法是

A.饭后清茶调服

B.温酒送服

C.直接水煎服

D.京墨调服

E.(江南博哥)以白饮和服

正确答案:A

(2.)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功效是

A.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B.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C.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D.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E.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正确答案:A

(3.)二陈汤的主治证是

A.湿痰证

B.热痰证

C.燥痰证

D.风痰症

E.寒痰证

正确答案:A

(4.)旋覆代赭汤的主治证是

A.胃气虚寒证

B.胃虚痰阻气逆证

C.痰饮呕吐证

D.上实下虚咳喘证

E.胃虚有热之呃逆

正确答案:B

(5.)橘皮竹茹汤的主治证是

A.胃气虚寒证

B.胃虚痰阻气逆证

C.痰饮呕吐证

D.上实下虚咳喘证

E.胃虚有热之呃逆

正确答案:E

(6.)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是

A.方中君药用量最大、作用最强

B.君药必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

C.君药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D.方中君药比臣、佐、使药的用量相对较大

E.方中君药的用量最大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君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大,不可缺少。

(7.)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

A.柴胡,前胡

B.淡竹叶,当归

C.羌活,独活

D.桔梗,茯苓

E.人参,川芎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败毒散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

(8.)再造散与败毒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附子,柴胡,桂枝

B.羌活,川芎,人参

C.当归,茯苓,甘草

D.党参,黄芪,煨姜

E.枳实,桔梗,玄参

正确答案:B

(9.)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

A.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B.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C.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D.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E.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引导诸药至病所为使药功效。

(10.)证见心神烦乱,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胸中烦热,舌红,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A.磁朱丸

B.天王补心丹

C.甘麦大枣汤

D.酸枣仁汤

E.朱砂安神丸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酸枣仁汤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11.)憎寒壮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数而重取无力者,治宜选用

A.羌活胜湿汤

B.败毒散

C.三仁汤

D.再造散

E.九味羌活汤

正确答案:B

(12.)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口不渴,脉弦细而濡者,治宜选用

A.羌活胜湿汤

B.败毒散

C.三仁汤

D.再造散

E.九味羌活汤

正确答案:C

(13.)属于大柴胡汤组成的是

A.枳实,半夏

B.香附,柴胡

C.白术,当归

D.甘草,大枣

E.枳壳,陈皮

正确答案:A

(14.)属于蒿芩清胆汤组成的是

A.枳实,半夏

B.香附,柴胡

C.白术,当归

D.甘草,大枣

E.枳壳,陈皮

正确答案:E

(15.)下列哪项不是竹茹的主治病证

A.肺热咳嗽

B.胃热呕吐

C.阴虚劳嗽

D.痰热心烦不寐

E.妊娠恶阻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竹茹用于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胃热呕吐、妊娠恶阻、吐血、衄血、崩漏,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因此答案是C。

(16.)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的药是

A.大血藤

B.熊胆

C.白薇

D.金荞麦

E.半边莲

正确答案:B

(17.)有温经止血、安胎作用的是

A.艾叶

B.花蕊石

C.三七

D.白及

E.炮姜

正确答案:A

(18.)酸枣仁能治疗心悸失眠,有养心安神之功,其归经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脾经

D.归肾经

E.归肺经

正确答案:B

(19.)虎杖的功效是

A.利湿退黄,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B.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化痰止咳

C.活血调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

D.祛湿退黄,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E.活血消癥,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正确答案:A

(20.)消食剂一般不用于下列哪种情况

A.脘腹胀痛

B.嗳腐吞酸

C.恶食呕逆

D.腹痛泄泻

E.腹痛便秘

正确答案:E

(21.)石斛的主治病证是

A.胃阴不足,热病伤津

B.心气不足,脾气虚

C.阴虚津亏,气虚自汗

D.肝肾亏虚,目暗不明

E.气血亏虚,气虚盗汗

正确答案:A

(22.)长于燥湿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