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院感相关知识培训考核试题.docx
2024年院感相关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答案:C。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且经济的措施,能有效去除手部的暂居菌和部分常驻菌,切断经手传播的感染途径。而环境消毒有一定成本且操作相对复杂;合理使用抗菌素主要针对控制耐药菌等感染,并非最基础的防控方法;隔离传染病人只是针对特定感染源的措施,不能涵盖所有感染途径。
2.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根据相关规定,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以防止医疗废物长时间存放滋生大量病原体,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答案:C。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因产道环境属于医院相关环境,所以也属于医院感染。
4.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5.空气微生物学监测方法为()
A.仪器法
B.自然沉降法
C.采样法
D.测试法
答案:B。空气微生物学监测常用自然沉降法,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通过自然沉降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沉降到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计数菌落数来评估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仪器法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采样法表述不准确;测试法范围太宽泛。
6.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区域划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
B.去污区为清洁污染区域
C.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为清洁区域
D.无菌物品存放区为清洁区域
答案:B。去污区是处理污染物品的区域,属于污染区域,而不是清洁污染区域。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是对清洗后的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和灭菌的区域,为清洁区域;无菌物品存放区存放灭菌后的无菌物品,也是清洁区域。
7.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例
B.3例
C.4例
D.5例
答案:B。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定,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8.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指,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手背
答案:A。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的正确顺序是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这样可以保证全面、彻底地清洁双手,去除可能沾染的病原体。
9.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A.70μW/cm2
B.80μW/cm2
C.90μW/cm2
D.100μW/cm2
答案:A。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在规定条件下,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低于此强度则可能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影响消毒效果。
10.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
A.碘伏
B.酒精
C.含氯消毒剂
D.新洁尔灭
答案:C。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碘伏和酒精属于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新洁尔灭属于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等。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答案: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这是医院感染常见的三种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又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