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大型集体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校园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运动会、文艺汇演、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大型讲座、招聘会等。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日常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学院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本学院大型集体活动的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分级响应、分级处置。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学院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宣传部、校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和指挥校园大型集体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和修订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应急预案;
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
4.协调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的应急处置工作;
5.决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应急工作小组
1.现场救援组
由保卫处、校医院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治工作。
2.安全保卫组
由保卫处人员组成,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设置警戒区域,疏散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3.后勤保障组
由后勤管理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提供应急物资保障,确保食品、饮用水、医疗用品等物资的供应。
4.信息联络组
由学校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传达指挥中心的指令,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媒体的联系。
5.善后处理组
由学生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安抚家属情绪,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各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活动策划与组织
-活动主办部门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信息,并报学校审批。
-活动方案要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加强对活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场地设施检查
-在活动前,要对活动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场地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和设施设备,要及时进行整改或更换,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3.人员审查与管理
-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活动现场。
-加强对活动现场人员的管理,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教育师生遵守活动现场的安全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擅自行动。
5.气象与环境监测
-关注活动期间的气象预报和环境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和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根据气象和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活动安排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预警机制
1.预警信息收集
-建立健全预警信息收集网络,及时收集可能影响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的各类信息,包括气象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社会安全信息等。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社区的联系,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分析与评估
-对收集到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其对校园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学校网站、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确保师生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内容包括预警级别、可能影响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