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法教学设计.docx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
学期
秋季
课题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教材教材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归纳总结出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2.掌握二氧化碳气体制备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2.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
教学难点:
1.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2.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提升
【问题讨论】
讨论1:气体制取反应装置的相关问题:
①在前面学习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主要是哪两种?
②这两种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的反应装置能相同吗?为什么?
③确定制取气体反应装置依据是什么?
讨论2:气体制取收集装置相关问题:
①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什么?
②氧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理由是什么?
③确定气体收集装置依据是什么?
讨论3:气体检验方法相关问题:
①氧气的检验方法是怎样的?
②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怎样的?
③确定气体检验方法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讨论,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巩固提升,让学生能够归纳出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后一个讨论让学生明白检验气体利用的是收集气体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实验研究】
观察下列四组实验,思考哪一组实验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实验药品
实验现象
是否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稀盐酸+石灰石
稀硫酸+石灰石
浓盐酸+石灰石
稀盐酸+碳酸钠
【设计意图】通过四组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到在选择原理时不光是能生成二氧化碳就行了,还需要考虑到反应的速率、反应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恰当的药品。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
(2)反应原理: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CaCO3+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装置选择】
右图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有哪些?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右图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有哪些?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活学活用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总结出来的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操作与检验
【问题讨论】
讨论1
讨论2
讨论1:如何检查该反应装置气密性?
讨论2:
①通过比较发现:甲装置能很快集满二氧化碳,乙装置二氧化碳很难集满,原因是什么?
②如何改进乙装置使其同样能快速集满气体?
讨论3:
①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②如何验满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2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对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点印象更加深刻,以便学生理解。
【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步骤
内容
原理
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等方面选择。
装置
反应装置选择依据和收集装置选择依据
操作
从装置气密性和控制反应速录等方面思考。
检验
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操作的简便性角度选择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