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1.docx

发布:2025-03-16约3.4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实现以下目标:

1.村民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能够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

2.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村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3.村级事务依法规范运行,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为村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标准

(一)民主选举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组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选举程序规范、公开、公正、透明,村民参选率达到规定要求。

2.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符合任职条件,结构合理,能够切实代表村民利益,带领村民开展自治活动。

(二)民主决策

1.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会议的召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2.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村集体资产处置、公益事业建设、土地承包经营等,均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充分听取村民意见。

3.决策过程有记录,决策结果及时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三)民主管理

1.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理、可行,涵盖村民行为规范、村风民俗、公共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

2.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定期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3.加强对村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运行规范有序。

(四)民主监督

1.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明确其职责、工作制度和监督方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2.村务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及时,公开形式多样,方便村民查看。公开内容包括财务收支、重大事项决策、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

3.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畅通村民监督渠道,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受理和反馈。

(五)法治宣传教育

1.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计划,明确宣传内容、方式和目标,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法律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法治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

3.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其法治观念。

(六)依法治理

1.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依法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将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

3.加强对村民的法治教育,提高村民依法维权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引导村民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4.积极开展法治示范户创建活动,发挥示范户的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七)法律服务

1.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人员,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

2.加强与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到村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为村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3.积极引导村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法治文化建设

1.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村内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广场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2.结合村情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如法治书画展、法治摄影比赛、法治故事演讲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鼓励村民创作法治文化作品,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三、创建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具体时间区间1])

1.成立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为成员,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步骤和要求。

3.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

1.按照创建标准,逐项对照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2.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确保村级事务依法规范运行。

3.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

4.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