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略谈明挖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doc

发布:2018-09-06约3.0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略谈明挖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摘要:对常用的地铁结构形式、围护结构进行归纳。在地铁结构设计中,由于目前相关规范不够详尽,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标准与原则难以统一,对设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扰。使得地铁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地铁结构计算问题、地铁结构耐久性问题、地铁结构变形缝设置问题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细节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结构计算;变形缝;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修建地铁已成为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地铁建设中,明挖顺做法设计、建造的地铁车站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地铁车站结构有其自身的结构特殊性。由于周边环境的多样性、岩土地层的复杂性、施工技术的多变性和设计理论的局限性,使得地铁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会遇到问题或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地铁车站的结构形式   地铁车站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大多设计成横向 2~4 跨、纵向为多跨的长条结构,结构总长度为170~220 m,总宽度为20~30 m,沿高度方向一般分2~3 层,结构内部只设纵梁不设横(或局部设有高度受到严格限制的横梁),其结构形式可定义为箱型框架结构。为了不影响城市地下管网的设置,基坑深度一般为15~20 m。由于要抵抗水土压力、车辆荷载及特殊荷载,结构的顶板、底板和边墙都较厚,顶梁和底梁的截面高度也很大,中板由于要承受较大的设备荷载、人群荷载及装修荷载,其厚度也比一般的楼板厚许多,这就形成一座有巨大刚度的地下长条型结构。   二、围护结构的设计   1 围护结构形式   把地下连续墙等基坑支护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加以利用,既可节约工程投资,又减少了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大多数明挖地铁车站结构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设计的。主体结构的侧墙分为单一墙、叠合墙和复合墙三种形式。   (1)单一墙是指围护结构直接作为主体结构的侧墙,不另做参与结构受力的内衬墙,多采用现浇地下连续墙结构形式,且槽段之间的接头需作特殊处理。一般顺筑法施工时可采用柔性防水接头;逆筑法施工时采用能传递竖向剪力的刚性防水接头或整体接头。   (2)叠合墙是指围护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与内衬墙组合成为叠合式结构,通过结构和施工措施,来保证结合面剪力传递,叠合后可把二者视为整体墙。   (3)复合墙指围护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一部分,与内衬墙组成复合式结构,墙面之间不能传递剪力和弯矩,只传递法向压力。围护结构可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桩等。在含水地层中,灌注桩的外侧一般须设止水帷幕,因此施工阶段的水压力由围护墙承受。在长期的使用阶段需考虑止水帷幕失效和地下水绕流等因素,水压力作用在内衬墙上。上述主体结构侧墙的三种形式优缺点比较见表 1。      2 复合墙式围护结构   在复合墙结构中,设计时一般考虑土压力由围护结构承担,而水压力由主体结构侧墙承担。必要时在围护结构与车站顶板相交处设置抗浮压顶梁,参与车站结构抗浮。为保障基坑安全性不应对围护结构凿除太多,应在部分凿除连续墙的基础上,对内衬墙配筋进行加强并对暴漏在外的钢筋实施保护措施;若能征得限界及供电、轨道专业同意,利用部分内净空来增加墙厚或增设墙的腋角,而不能一凿了之。   三、结构计算   1 计算方法设计理论   (1)横断面计算法。沿车站纵向截取单位长度的横断面结构,将墙、板假设成单位长度的梁单元,将框架柱按刚度或面积换算成单位长度的厚度,底板与地基间采用弹性假设,用竖向基床系数与底板单元长度的积作为地基弹簧刚度,用荷载――结构模型按有限元法进行内力计算,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得到结构的内力包络图。对于纵梁,则是根据通常的板梁柱传力方式,由板传给梁,形成梁的荷载,柱作为梁的支点,根据多跨连续梁结构进行梁的内力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多也是最简化的一种计算方法。   (2)空间梁系计算方法。取空间结构,将板、墙划分成较密的网格,用密集的梁单元代替这些板和墙,并与实际的梁、柱结构组成梁单元体系,荷载作用于节点上,用有限元法对整体结构体系进行内力计算分析。   (3)空间板系计算法。按照空间体系将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将板、墙、梁和柱按照各自的结构尺寸,采用4 节点或8 节点等参元划分成板单元,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   (4)空间梁板系计算法。按照空间体系将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将板、墙按照各自的厚度,采用4 节点或8 节点等参元划分成板单元,而梁、柱依然采用梁单元框架体系,用混合元结构进行结构内力计算分析。   2 计算方法分析      以深圳地铁7号线某车站作为工程实例进行计算,结构计算条件如下: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结构形式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