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展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商务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发端于传统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行业随着网络生态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迈进中,在交易量、交易额以及交易人数等核心指标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作为互联网的最新形态,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电子商务行业从技术、受众、管理形式等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同时也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本文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以及物联网时代的特点分析入手,为电子商务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为电子商务在物联网时代更快更好地发展提出了突破要点,并对电子商务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 电子商务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下一代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931.6 文献标识码:A
1 电子商务起源和发展
1.1 电子商务定义
电子商务常用英文名称是E-Commerce和E-Business。其中,E-Commerce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基于电子的商业交流,强调了作为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的企业间的作用。而E-Business则将电子商务的定义外延拓展到了所有在电子化和网络支撑范围内的业务沟通,包括了传统的B2B,C2C等,同时也将如在线阅读、SNS和IM等所有活动纳入了电子商务的范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也有对电子商务的官方定义,如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2007年12月提交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电子商务定义为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种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以签订电子合同(订单)为各种类型的商业交易。商务部在2009年4月发布的《电子商务模式规范》中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依托网络进行货物贸易和服务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商业形态。
1.2 电子商务起源和发展
电子商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提出的概念叫商务电子化,即通过文字处理机、传真机等电子化设备实现的单项商务业务电子化。这个阶段的电子商务与E-Commerce所指的电子商务内涵较为一致。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商业电子化出现了在局域网进行和完成的特征。通过局域网或小型的互联网的加入,相关的通信标准得以建立并促成了电子数据系统以及用?算机完成的商业数据收集和处理,这些特征标志着电子商务时代即将来临。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应用正式向个人用户展开,相关功能强大的电子商业软件包、工作站和各种联机电子商业设备被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个人用户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方使电子商务真正来临。
1.3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萌芽于1999年,早期中国互联网环境较差和网民人数较少,导致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缓慢。熬过了互联网寒冬并借助SP等业务发展的东风,从2003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网站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并为以后的纵深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运营管理经验和资金。
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机会开始高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茁壮发展造就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高歌猛进,同样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反哺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随着中国迈入移动互联网的更高级阶段即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核心领域成果,使得中国电子商务有机会在整个行业层面实现对西方同行的弯道超车,最终使得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
2 电子商务模式介绍和主要模式解析
2.1 主流商务模式介绍
电子商务模式是平台模式,即由平台提供商提供平台、交易方在平台实现交易的模式。平台提供方一般负责平台的定位和交易模式的设定、交易工具的提供以及交易安全的保障等。而交易方则因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C2C(用户对用户)、B2M(企业对消费管理者)、M2C(消费管理者对最终用户)、B2A(即B2G,企业对行政机构)、C2A(即C2G,个人用户对行政机构)七类,其中最为主流的是B2B、B2C以及C2C。
2.2 不同模式发展现状
在电子商务模式中,B2B、B2C和C2C为三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B2B商业模式实质为一个网上批发平台。其达成交易所需的询价比价和选货订货周期较长,但是其单次成交额相对较大。B2B因为其平台交易双方标的的特殊性,可分为大众型和行业垂直型以及区域垂直型等。
B2C模式分为两大类,即品牌自建类和第三方建设类。品牌自建又包括主卖品牌产品和只卖品牌产品两种,而第三方建设的B2C平台则是按商场模式电子化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B2C模式的特点为品牌授权、质量保障以及服务保障较为完善。
C2C模式则以早期淘宝为代表,其特点在于建立个人与个人的交易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不确认因素的负面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