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5-02-05约2.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检验、报废等管理活动。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三、职责分工

1.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修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工作。

建立特种设备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情况。

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取证工作。

协调处理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2.使用部门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特种设备,杜绝违规操作。

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的故障、损坏等情况。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做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维修改造等工作。

3.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提出安全管理建议。

参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监督防范措施的落实。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采购与安装

1.采购

特种设备的采购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确保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在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安全性能、售后服务等内容,同时要求供应商提供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

2.安装

特种设备的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前将安装情况书面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安装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完成后,安装单位应提供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并协助使用单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五、验收与登记

1.验收

特种设备安装监督检验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使用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技术参数、安全保护装置、随机文件等。

验收合格后,应填写《特种设备验收报告》,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应及时与供应商或安装单位协商解决。

2.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设备管理部门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办理注册登记时,应提交以下资料: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使用单位的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六、使用与维护

1.使用管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脱岗或违规操作。

使用部门应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设备的名称、编号、使用单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电话等信息。

特种设备使用前,作业人员应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启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

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特种设备。如需对设备进行调整或变更,应经设备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维护保养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和责任人。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计划进行,并做好记录。

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部门负责,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检查等工作。定期维护保养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对设备的关键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检查、调试和维修。

维护保养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维护保养标准进行作业。维护保养结束后,应填写《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并由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签字确认。

七、检验检测

1.特种设备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进行检验检测。设备管理部门应提前制定检验检测计划,并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申请。

2.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时,使用部门应予以配合,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料。检验检测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3.对检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整改。整改完成后,应向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复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八、应急管理

1.应急预案制定

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