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筛查》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ABO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韩丽娟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 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胎儿从父方遗传所获ABO血型抗原为母方所缺乏,分娩过程中该胎儿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IgG类)。当母体再次妊娠时,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IgG类)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使胎儿在宫内或出生后发生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征象的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约占85.3%,但预后良好。RhD血型不合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约占14.6%,但往往出现中等程度或重度HDN。其它如MN、Kell血型系统等极少见,约占0.1%。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目的 ABO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的目的是确定新生儿血型是否与母亲相合,证实患儿血清中是否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以及患儿红细胞是否被来自母亲的免疫性抗体致敏。 检测方法 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 检测原理 抗球蛋白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和(或)补体。大部分IgG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能够特异性结合,但不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该类性质抗体为不完全抗体。不完全抗体主要是IgG类,IgG免疫球蛋白为7s的单体结构,分子量小。由于不完全抗体只能与一方红细胞抗原决定簇结合,不能同时与双方红细胞抗原决定簇结合。所以在盐水介质中,不完全抗体只能致敏红细胞而不能使红细胞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加入抗球蛋白试剂后,抗球蛋白分子的Fab片段与包被在红细胞上的球蛋白分子的Fc片段结合,从而通过抗球蛋白分子的搭桥作用而产生红细胞凝集,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不会发生凝集,因此采用此方法能够检测出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 诊断标准 直抗、游离、释放试验确定ABO新生儿溶血病 (不包括O细胞阳性结果)见下表: 直抗实验 游离实验 释放实验 结 论 — — — 不能证实为血型免疫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疑为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以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以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以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 + + 可以证实为ABO新生儿溶血病 组合介绍 新生儿溶血病筛查—— 新生儿ABO+RhD血型鉴定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抗体检测 抗体放散试验 结果解释 直抗实验:是用于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方法,检验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一旦发现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既成为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利证据。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直抗实验必须仔细操作才能得到明确结果。严重的也只能呈现弱阳性反应。 游离实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如果检出抗体并能够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游离实验则为阳性。 结果解释 在三项实验中,直抗实验和释放实验都是检测红细胞上致敏的血型抗体,看似重复,其实这两个实验各有特点。通过直抗实验,我们可以区分ABO新生儿溶血病和其它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直抗都很弱,一般不会超过“1+”。而其它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特别是Rh新生儿溶血病,其直抗强度通常都超过“1+”,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直抗实验的强度预判新生儿溶血病的类型。 结果解释 另外,直抗阳性越强,通常意味着新生儿溶血病的病情越重,这一特点也是释放实验所不具备的。释放实验的特点是敏感度高,由于释放实验所使用的红细胞比直抗实验多几百倍,因此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敏感度。释放实验是“三项实验”中敏感度最高的一项实验,也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利的证据。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