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感觉的分析》,(奥)马赫,文字版.pdf

发布:2017-11-08约34.22万字共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 译 世 界 学 术 名 著 丛 书 感 觉 的 分 析 〔奥〕马赫 著 洪 谦 唐 钺 梁志学 译 前  言 大约在一九七三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安排了唐钺先生、宗白华先 生和我三人共同选译马赫的 《感觉的分析》中与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 验批判主义》一书有关的部分,作为学习参考之用,一九七五年出版 的 《感觉的分析》节译本就是这样产生的。 十年动乱之后,我多次接到读者来信,要求我们把全书译出,同 时,这件事也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的关注。于是,我终于克服了 重重顾虑,着手组织了 《感觉的分析》一书的全部翻译工作。经过几 年时间,这本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这个译本虽然以原先的节译本为基础,但是,节译的部分在全译 本中又重新作了一些修改。全书译校的情况是: 唐钺—— 第一章,导言:反形而上学;第四章,感官研究的主要 观点;第九章,从生物学 目的论的观点考察空间;第十四章,前面的 研究对于物理学观点的影响。洪谦—— 六版的序言;第二章,论成见; 第三章,我和阿芬那留斯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关系;第五章,物理学和 生物学 ·因果性和 目的论;第十五章,本书陈述的见解被接受的情况。 梁志学—— 第六章,眼睛的空间感觉;第七章,对空间感觉的进一步 研究;第八章,意志;第十章,各个视觉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心 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感觉、记忆和联想;第十二章,时间 感觉;第十三章,声音感觉。 这本书的序言,以及第一、二、三、四、五、九、十四、十五各 章是由梁志学同志校阅的,其余的第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十 2 前  言 三章是由我审阅的。 唐钺先生的译文以英文译本为基础,参照德文原文译成。我的译 文依据的是德文原文。梁志学同志的译文也是从德文原文译出的。译 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节译本译成之后,唐钺先生和我曾根据翻译时对 《感觉的分析》一 书的理解,写了一个较详细的译者前言;但是,当时的北大哲学系鉴 于我们写的前言不合 “四人帮”所谓的 “党性”原则,着人将其加以 修改。现在,经过反复考虑,我们认为,这样的 “党性”原则并无是 处,于是新译本中就去掉了节译本的前言部分。现在本应另写一篇译 序,但身体不好,力已不济,谨向读者表示歉意。 节译本之能完成,首先要归功于唐钺先生,另外,宗白华先生也 出过一些力。至于全译本之能出版,则应归功于梁志学同志,他为此 付出了最大的辛劳。胡文耕同志在全译本的组织方面也做了许多工 作。 趁此机会,我对唐钺先生这位一直全心全意地献身学术研究的卓 越学者表示敬意。此外,商务印书馆的高崧同志和武维琴同志在出版 方面也给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洪 谦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三 日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目  录 第一版序言 ………………………………………………………… (1) 第二版序言 ………………………………………………………… (2) 第三版序言 ………………………………………………………… (3) 第四版序言 ………………………………………………………… (4) 第五版序言 ………………………………………………………… (5) 第六版序言 ………………………………………………………… (6) 第一章 导言:反形而上学 ……………………………………… (1) 第二章 论成见 …………………………………………………… (33) 第三章 我和阿芬那留斯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关系 ……………… (40) 第四章 感官研究的主要观点 …………………………………… (50) 第五章 物理学和生物学 ·因果性和 目的论 …………………… (72) 第六章 眼睛的空间感觉 ………………………………………… (88) 第七章 对空间感觉的进一步研究 …………………………… (104) 第八章 意志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