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细骨料含量标准.pdf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混凝土细骨料含量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由水泥、砂、石料等多种原
料组成。其中,石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可以分为粗骨料
和细骨料两种。本文主要探讨混凝土细骨料含量标准。
一、细骨料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细骨料是指粒径在0.16mm至5mm之间的石料颗粒。在混凝土中,
细骨料的作用主要是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
强度。
2.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14684-2011《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规定,细骨
料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1)Ⅰ级细骨料:颗粒形状规则,无裂纹、角砾、毛刺等缺陷,表面
光滑、平整,无泥土、泥块等杂物。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Ⅱ级细骨料:颗粒形状不规则,但无大裂缝、角砾、毛刺等缺陷,
表面光滑、平整,无泥土、泥块等杂物。
(3)Ⅲ级细骨料:颗粒形状不规则,有一定的缺陷,但不影响使用,
表面略有毛糙,无泥土、泥块等杂物。
二、细骨料的用量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用量一般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和强度等要求来确定。
在国家标准GB5002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混凝
土中细骨料的用量范围,具体如下:
1.C15-C30级混凝土,细骨料用量为总骨料的30%~40%;
2.C35-C55级混凝土,细骨料用量为总骨料的25%~35%;
3.C60及以上级混凝土,细骨料用量为总骨料的20%~30%。
三、细骨料的物理性质和质量要求
1.物理性质
细骨料的物理性质包括颗粒形状、颗粒密度、吸水率等。其中,颗粒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形状的规则程度越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就越高;颗粒密度越大,
混凝土强度越高;吸水率越小,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就越好。
2.质量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T14684-2011的规定,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颗粒形状规则,无裂纹、角砾、毛刺等缺陷;
(2)表面光滑、平整,无泥土、泥块等杂物;
(3)颗粒密度≥2.5g/cm³;
(4)吸水率≤2%。
四、细骨料的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细骨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国家标准
GB/T14684-2011规定了细骨料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颗粒形状检验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将细骨料放在平板上,用目数为0.63mm的筛网筛过,检查筛下的颗
粒形状是否规则。
2.泥土含量检验
取一定量的细骨料,用水淘洗后沉淀,用称重的方法测定泥土含量。
3.吸水率检验
将细骨料放在干燥的容器中,用电子天平称重,然后将容器加入一定
量的水,等待24小时后再次称重,计算吸水率。
4.颗粒密度检验
采用密度瓶法或水浸法测定颗粒密度。
五、细骨料的存放和保护
细骨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以免受到污染、潮湿等影响。
存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骨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地方;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细骨料应分级存放,避免不同等级的细骨料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