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2A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pdf
CIP2A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inhibitorofproteinphosphatase2A,
CIP2A)是2007年新发现的一种癌蛋白。研究表明CIP2A能够抑制细胞内蛋白磷酸酶2A
(proteinphosphatase2A,PP2A)对c-Myc的去磷酸化作用,稳定c-Myc蛋白表达水平,促
进细胞转化和体内肿瘤生长[1-2]。CIP2A在多种人良性组织样本中低表达,而在乳腺癌、前列
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但目前CIP2A在肿瘤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尚不清楚。现对CIP2A的发现和结构、生物
学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一、CIP2A的发现与结构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inhibitorofproteinphosphatase2A,
[3]
CIP2A)又称为KIAA1524和p90肿瘤相关抗原,是Nagase于2000年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克隆
[4][1]
出来的基因,其蛋白主要位于人类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目前研究显示CIP2A。
[1]
Junttila等研究发现CIP2A能够抑制PP2A对癌转录因子c-MycS62位点的去磷酸化作用,从
而抑制了体内蛋白磷酸酶2A(proteinphosphatase2A,PP2A)的抑癌作用,导致细胞转化和
肿瘤生长。这项研究结果证实了CIP2A是一种人类癌蛋白,并发现CIP2AmRNA在多种人良性组
织样本中低表达,如结肠、胸腺、脾、子宫、胎盘、甲状腺等。
二、CIP2A的生物学功能
1.CIP2A是与PP2A和c-Myc作用的内源性蛋白:恶性肿瘤表现为细胞的过度增殖、超长
[6]
寿命和侵袭能力。实现细胞转化的方式很多,但仅几种重要的因子参与便能够实现许多人
[7]
体细胞的转化,表明存在调控这些过程的常见通路。其中PP2A介导的c-MycS62位去磷酸
化是人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但以往研究都是利用外源性的病毒抗原或化学
[8]
抑制因子证实了PP2A具有抑癌作用。
PP2A是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酶,调节真核细胞中大部分的磷酸化酶,对细胞内的许多通
路产生影响。这种酶是一个异源三聚体,由催化亚单位C,结构亚单位A和调节亚单位B组成,
[9]
能拮抗绝大多数蛋白激酶的活性。癌基因蛋白c-Myc是一种位于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它
由439个氨基酸组成;既是一种可易位和可调节基因,也是一种可使细胞无限增殖、获得永
生分化功能及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一系列过程[10-12]。c-Myc
表达增强可以促进细胞恶变,最后导致肿瘤的发生,常见于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结
肠癌等[13-14]。
[1]
直至2007年,Junttila等第一次发现了与PP2A相互作用,并抑制其对c-Myc去磷酸
化作用的内源性蛋白CIP2A。其克隆出了稳定表达TAP的PP2A复合体结构亚基PR65,利用
高通量质谱肽序测定发现了一种功能尚未阐明的蛋白,即CIP2A;利用PR65抗体对HeLa细
胞的提取物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CIP2A、PP2Ac与内源性的PR65
免疫共沉淀,以细胞质为主,提示CIP2A是PP2A复合体的内源性蛋白。Arnold等[15]发现相
比起野生型c-Myc,CIP2A与S62位点突变的c-Myc结合明显减少,但并未影响c-Myc与PP2A
的结合,提示c-Myc基因S62位点对于维持CIP2A与c-Myc间的结合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