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边坡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8-10-01约7.5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资料 PAGE 2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目 录 TOC \o 1-3 \u 一、编制依据、原则 1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述 1 三、脚手架搭设材料 1 四、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2 1、脚手架搭设要求 2 2、脚手架搭设施工 3 3、脚手架的拆除工序 4 五、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4 六、脚手架搭设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6 1、脚手架搭设过程安全技术措施 6 2、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6 3、脚手架的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6 七、文明施工及环保保护措施 7 高边坡施工脚手架搭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 1、 编制依据 1)、《大岗山水电站得妥集镇移民安置工程施工合同》;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l30—200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红花岗对外连接道路工程现场实地勘察情况。 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道路施工挖方为主,沿线路基均由晋宁期石英闪长岩组成。中等风化,岩体完整性差,结构面发育,卸荷强烈,岩体多呈散体状结构。路基爆破开挖施工后,内侧边坡的稳定性差,经雨水冲刷后,不定时局部垮塌,造成部分路段山体陡峭,对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系数造成很大影响,施工难度增大。其中以K1+085~K1+800段高边坡最为明显,坡度陡,工程地质条件差该段路基最大开挖约80米高。 为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系数,经业主、地质、监理方几方共同现场实地勘察后确定对K1+075~K1+120段高边坡先进行挂网锚喷砼防护。施工脚手架作为边坡防护工程的载体,在高边坡支护设施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涉及施工安全、进度及文明施工、工程质量。 三、脚手架搭设材料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小横杆长度1.5m。 (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 (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脚手架拉接锚杆采用φ22mm螺纹钢筋。 (7)脚手板应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50mm,长度不小于2.5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钻孔、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脚手架钢管应作防锈处理,同时在表面用相关调和漆进行涂刷。通常钢管采用金黄色,防护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四、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1、脚手架搭设要求: (1)、由于边坡支护的特殊性,所搭设的施工排架除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外,还应根据设计布孔的孔排间距要求,设置每一层高度与立杆的间排距离,以满足施工需要。 (2)、脚手架及施工荷载轴向力主承力区选择在边坡底部的落碎台上。 (3)、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和大、小横杆(纵、横水平杆)、坡面扫地干均采用φ48×3.5钢管,连接扣件采用标准扣件。 (4)、根据高边坡实际设计参数,采用错落坡型脚手架,脚手架随坡度而设,主受力立杆间距1.5m,其余辅助受力立杆随坡度而调整搭设间距1.4—1.5m,锚杆施工自下而上施工,因此脚手架施工顺序也由下而上搭设。 (5)、脚手架连墙杆和卸载连壁锁脚锚杆采用φ22mm螺纹钢筋,按照1步2跨(1h×2L)进行设置, 固定点拉杆深度不低于1.5m,角度与边坡锚杆角度相等,连墙杆和卸载连接点设定在每一级边坡平台、每级斜坡面以上。锚杆施工自下往上,脚手架连墙杆、卸载跟随设置,连墙杆、卸载连接按要求操作、施工。 (6)、脚手架设置要求 ①立杆纵距应为1.4~1.6m,立杆横距应≤1.2m,平杆步距应为1.5~1.8m。 ②作业层距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