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下弹幕电影研究.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传播学下弹幕电影研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传播学下弹幕电影研究
摘要: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其传播学特性及对传统电影观看模式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弹幕电影的传播学原理,分析其产生背景、传播机制、社会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弹幕电影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首先,本文回顾了弹幕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的产生背景。其次,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弹幕电影的传播机制,包括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受众互动等方面。接着,本文探讨了弹幕电影对传统电影观看模式的影响,分析了其在传播学领域内的创新意义。最后,本文展望了弹幕电影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以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弹幕电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通过对弹幕电影的传播学原理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化对网络文化传播规律的认识。其次,分析弹幕电影的社会影响,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最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丰富电影文化内涵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弹幕电影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将对弹幕电影的传播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学术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弹幕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1.1弹幕电影的起源背景
(1)弹幕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我国知名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bili)上线了弹幕功能。这一功能的初衷是为了让用户在观看视频时能够即时发表评论,与其他观众互动。然而,随着功能的不断发展和用户的广泛使用,弹幕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观影方式。据哔哩哔哩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该平台已有超过2亿用户,日均播放量超过1亿次,弹幕总量已超过100亿条。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弹幕电影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2)弹幕电影起源于日本,最初在动漫视频网站上流行。日本的弹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ACG(动画、漫画、游戏)爱好者就在观看动漫时进行弹幕评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观影方式逐渐传播到全球,特别是在我国,弹幕电影迅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现象。以哔哩哔哩为例,其弹幕功能在短短几年间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成为了年轻人表达观点、分享情感的重要途径。
(3)弹幕电影的兴起与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0.4%。在网络文化领域,弹幕电影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娱乐性,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社交化观影体验的需求。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该电影在哔哩哔哩上的弹幕量高达数千万条,成为了弹幕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1.2弹幕电影的发展历程
(1)弹幕电影的发展历程始于2009年,随着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的兴起,弹幕功能逐渐被用户接受并广泛应用。在最初阶段,弹幕主要应用于动漫、游戏等领域,用户通过弹幕进行实时互动,分享观影感受。据统计,2010年哔哩哔哩的月活跃用户数仅为几十万,而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数千万。这一时期,弹幕电影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随着弹幕电影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方开始尝试将弹幕元素融入电影制作和放映过程中。例如,2014年上映的电影《小时代3》首次尝试在影院放映时加入弹幕功能,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实时发送弹幕。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票房收入也因此大幅提升。此后,弹幕电影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包括纪录片、电视剧等领域。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其在哔哩哔哩上的播放量超过5000万,弹幕量超过100万条,成为弹幕电影的又一成功案例。
(3)进入21世纪20年代,弹幕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弹幕电影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体纷纷加入弹幕元素,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观影体验。此外,弹幕电影开始与国际接轨,海外视频平台如YouTube也引入了类似的功能。这一时期,弹幕电影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新兴观影方式。
1.3弹幕电影的主要特点
(1)弹幕电影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高度的互动性。与传统电影观影模式相比,弹幕电影允许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时发送评论,与其他观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