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范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与服务能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初步建立起“两个体系”基本框架。生产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两个体系”建设相对完善,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少年儿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生活更加富裕,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广泛。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内容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适度增加保障内容,确保残疾人“应保尽保”对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的一、二级残疾人。其新合疗基金由计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各分担50%同病种报销中适当增加残疾人的报销比例。由县民政局分别为其代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已做绝育手术的双女户和持证的独生子女户中的一、二级残疾人。
2城乡医疗救助要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再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基本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补助后。
3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免收挂号费。
4健全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能够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待遇。逐步提高城镇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一人多残、老残一体和农村残疾人中五保户、特困户、贫困户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的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生活救助政策。
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把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求。为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和实施白内障手术。为贫困聋儿验配助听器。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2加快建设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医疗、福利等机构的作用。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工作。加强县、乡镇康复机构建设,建立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开展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和社区康复指导,有条件的乡镇可依托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康复室,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3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机会和权利。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要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就业。鼓励和扶持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认真执行和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未达到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单位。认真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完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专产专营等残疾人就业创业保护政策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将难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列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提供就业援助。
4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支持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帮助农村残疾人获得扶贫贷款贴息,保障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与保障政策。
5逐步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和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心理疏导等服务。乡镇、社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福利机构开展日间照料等服务。争取建设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逐步建立以县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实施好“阳光家园”计划。
6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及居住建筑、公园绿地无障碍设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