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对策探究.doc

发布:2017-06-07约3.2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对策探究   摘 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首先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现状;然后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南昌工学院实际情况,提出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2.078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西部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深造。南昌工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其生源有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中会遇到与汉族学生不同的一些问题,如饮食习惯、语言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并肩负着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和经济的重要使命。因此,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南昌工学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任务 1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设计“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率”调查问卷,调查选取南昌工学院2015级、2014级、2013级三个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2015级预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62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问卷率92.5%。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文化知识基础较差 问卷调查显示,35%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分数为300分以下,43%的学生高考分数为300-400之间,21%的学生分数为400-500之间,500分以上的仅占1%。众所周知,内地本科(二本、三本)高校的分数线一般在400-500之间,由以上结果显示,南昌工学院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较为吃力,最后演变成厌学、逃学 1.2 专业了解不足 调查问卷针对专业兴趣方面设计2个问题,分别是“专业感兴趣程度”专业和“就业面向了解情况”,对本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只有18%,对专业就业情况十分清楚的仅占15%,由此不难发现,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本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是学生不愿学习的重要原因 1.3 汉语理解能力较差 针对汉语能力问题的调研,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自己的汉语水平能够满足日常交流,但是上课老师用汉语进行授课,有时还是理解不了,尤其是新疆籍和西藏籍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接触的基本上是自己的母语,很难接受这种纯汉语教学模式。另外由于这边的老师上课全是采用汉语教学,所以汉语能力对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1.4 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差异 在高中时期,学习时间和学习氛围都很好,加上上课老师跟踪辅导,学习方法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进入大学之后,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每个学期大约有4-5门课程,如何学好这些课程,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另外,由于受到汉语能力的影响,有时很难去理解课程内容,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效率显然不会很高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和认知结构,因此,它们对思维及其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语系与汉语语系有较大的区别,就跟我们学习英语一样,思考一个英语问题,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然后用汉语去解答,最后又将汉语翻译成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理解偏差,最终导致认知的不同 1.5 教学方式不适应 教学方式调研问题“大学教学方式对您学习带来的最大困难”,63.4%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教学内容较多,难以消化”,尽管这些教学方式是内地高校采用的常见的教学方式 2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问题分析 2.1 教师教学节奏 内地高校老师们的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习惯于针对汉族学生,另外由于大学生源基础参差不齐,老师很难去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高校教师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语言环境不适应等原因,导致在上课期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最终出现了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学习成绩落后,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改进,将会形成恶性循环 2.2 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原因 通过前文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结构、文化知识基础、学习计划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起上课,将会出现学习自信心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等情况的出现 2.3 校园文化环境 内地高校,校园环境是以汉文化为主,缺少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导致少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