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VF数据库程序设计教案.doc

发布:2019-11-01约1.69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教案 姓名: 李运娣 系别: 计算机 第1章 Visual FoxPro 数据库基础 本章重点与学习目标: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过程 概念模型以及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掌握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的相关属于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过程 了解VF系统的发展过程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 VF的发展简史及了解Visual FoxPro系统的特点 掌握VF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方法 熟悉VF系统的用户界面 熟悉VF项目管理器 创建新项目 项目管理器窗口的各类选项卡 教学器材: 多媒体教学 本章课时: 3学时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 数据与数据处理 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2. 计算机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维护等,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1.1.2 数据库系统 1. 数据库有关概念 数据库(DataBase):指数据库系统中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存储在外存储设备上形成的、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的相关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简称数据库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全面管理和实施数据库控制和维护的技术人员。 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 特点: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1.1.3 数据模型 1. 实体的描述:实体的定义、属性、实体集和实体型 2. 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类型 定义:实体之间相对应的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3. 数据模型简介 数据模型是在数据库领域中定义数据及其操作的一种抽象表示。 类型:网状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关系模型 §1.2 关系数据库 §1.2.1 关系模型 1. 关系定义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相关术语:元组、属性、域、关键字、外部关键字 2. 关系的特点 关系必须规范化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都有唯一的字段名且取值性质相同 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 二维表中可以任意交换行的顺序和列的顺序 3. 实际关系模型 一个具体的关系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在VF中,一个数据库中包含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多个表。这个数据库文件就代表一个实际的关系模型。为了反映出各个表所表示的实际实体之间的联系,公共字段名往往起着“桥梁”的作用。 例1.1 部门-职工-工资关系模型 例1.2 图书-读者-借阅关系模型 §1.2.2 关系运算 1. 传统的集合运算:交、并、差 2. 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定义:从一个关系模式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选择,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水平分解。 投影定义:投影运算从关系中选取若干属性形成一个新的关系。 连接定义:将两个关系模式的若干属性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模式的操作,对应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所有元组。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 §1.3.1数据库设计步骤 1. 设计原则 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原则 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2. 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 确定需要的表 确定所需字段 确定联系 设计求精 §1.3.2 数据库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确定需要的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一步就是确定需要的表,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抽象的过程。 3.确定所需字段 4. 确定联系 5.设计求精 §1.4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 Visual FoxPro6.0是微软公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