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低端wifi接收盲区,无需网桥,只要把电视线焊进路由器,马上变身无敌天馈线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如今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wifi就像像10年前PC快速进入千家万户一样,几乎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品。不过wifi设备的收发能力却参差不齐。一般电脑、笔记本、手机神马的都已经很成熟,一个百元级的无线路由几乎可以满足小别墅级的套间覆盖需求了。但是然而一些比较小型或者偏门的wifi使用终端却往往表现不佳,例如我手头上一款低端的安卓MP4。要知道无线网络是需要双方配合的,即使是千元的神级路由对于渣一般的数码产品也是无能为力的。并且wifi存在下兼容的特性,如果有其中一个终端信号不稳定,需要减低速率使用的话。。。。恭喜了,整个无线路由器的速度都会下降,原本能满速300M的网卡会因为其中一个害群之马而提高延迟降低实际传输速率。正所谓不怕神一般的BOSS,最怕猪一样的队友嘛~~~下图是我原本家中的大至格局,红圈部分是信号较弱的区域,因为这里存在大量的钢筋,刚好是大楼的承重外墙或柱子。在红圈里,百元级别的网卡还是能稳定接收的,不过不能达到满速。而我的MP4则基本连接不上信号,或者好不容易连上了,过几分钟又断了。对于这些问题,大至有几种解决方法,拉网线把路由放在更合适的地方,例如走廊;如果不能拉网线的话可以增加一个无线路由作为网桥,又或者使用电力猫。不过,后者的方法会增加网络节点,从而会提高延迟。而且电力猫的速率不高,而网桥又会扣除路由一半的速率,显然对于那些对网络环境要求很高的用户(比如网游、对战平台等玩家)那是绝对不允许的!!!!在10多年前那个网络并未全面普及的年代,很多房屋都没有预埋足够的网线,甚至是没有网线。如果重新拉网线,不是难看就是工程费用不划算,毕竟我们不想为了一条网线而大动干戈。不过在那些年我们一起入住的房子中,电视早已普及,一家拥有多台电视已经不奇怪。所以那时候不少套件有完善的电视线分布。正如上图看到,每个房间都拥有电视线。于是在无法选择路由摆放点的情况下,我可以利用电视线作为馈线,选择天线的位置!!!下图是改造方案的布局,也是改造后实际的布局众所周知,2.4G所使用的匹配馈线为50欧姆阻抗而电视线则为75欧姆阻抗,属于不匹配。理论上在信号衰减上要比50欧姆的馈线大很多。即便这样,根据科学数据,在60米以内,使用电视馈线的信号衰减比空气中传播要少。那就更不用说穿墙了。因此不少酒店也利用电视线来实现单个路由接入整层甚至数层的包房。这样的好处不仅成为低廉,而且网络环境好,实用性强,维护简便。我没有专用设备,那就直接用一款非常受欢迎的TP840双天线路由改造。下图是开盖后的原貌。最初打算改SMA头,然后转接电视线,所以订造了一条转接线。后来到手发现SMA头做错了,算了,干脆直接把电视线焊到路由上。过程基本看图就知道了。。。去掉原来的一条天线。然后把电视线焊接上去。把电视线一路接通到房间C,并且使用电视线转SMA反极公头接上了一条增益天线。MP4的信号满格!!!哈哈为了证明这是电视线的功劳,我把天线拔掉。马上掉到1格,证明这是电视线的功劳。好吧,证明他是可用的,至少上个网。。。。OK了,一下就上去了。速度飞快!!!路由器那边如下图,由于是试验性作品,当时就没把盖子正式合上。对于电视线作为馈线的成败说法和争议有很多。有人说用十多米的电视线成功了,有人说连1米都不行。为什么呢?首先明确一点,电视线不能达到50欧姆那样的效果,衰减相对较大,因此被认为是失败的。而这不代表他不能用,只要能用,达到的目的,那可以认为他是成功的。也就是,认为失败仅仅因为没达到心理期望,而认为成功则是达到期望效果了。因此我们要正视他的实际功用。如果想用电视线引到另外一个套间,并且该信号能够达到穿墙般的效果,这很困难,基本是无望。但是要覆盖一个房间或者客厅之类的,无需穿墙的空间,这绝对可以保证效果。因此电视线作为馈线更适合于应用在个别由于墙壁阻隔造成信号不足的空间。而不是用来玩远距离传输,想要传输上百米以外(蹭网、小区共享之类)还是乖乖用网线+网桥或者定向天线吧老实说,我使用的是较为劣质的电视线,而且中间存在两次断接(用直通头接,并非焊接),就连无线区的版主都说不可能成功。我在这么恶劣条件下能够一次成功。相信成功率是无限接近于100%估计线材条件更好的玩家信号会更加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