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术前磁共振MRI评估 .pdf
直肠癌的术前磁共振MRI评估
1.直肠癌术前检查方法包括钡剂灌肠、超声、腹盆CT、MRI和
PET/CT等,但是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最常用的是超声和MRI。MRI
对进展的患者应用较多,超声对早期患者应用较多。MRI具有很多
优势,尤其是无辐射,可以多层面成像,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等。
2.2012年ESMO结直肠癌诊治共识指南中的直肠癌原发肿瘤分期
诊断程序,MRI几乎都作为第一选择,包括位置、T分期、肛门括约
肌浸润、MRF浸润和N分期等参数,只有T分期T1时第一选择为
ERUS。
3.MRI的优势除了无辐射等优势以外,在T、N分期中,MRI对N
分期、进展期和高位直肠癌的T分期更具优势,而且对于病灶周围解
剖,MRI能准确显示直肠癌TME手术相关的惊喜解剖结构,准确评
估癌肿距CRF、肛门等邻近解剖结构的距离,准确判断周围肌肉是否
受侵。总体而言,MRI对直肠癌的检出率达到90%以上。
4.MRI检查前准备MRI检查相对较简单,患者不需要禁食,检查
前用开塞露清洁、充盈直肠,不需要扩张肠道;需要去除金属异物。
5.直肠癌常规扫描序列采用的序列是常规平扫序列,增强序列在评
估中。每一个序列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冠状位对观察低位直肠癌是否
侵及周围肌肉有重要作用,T2WI局部高分辨对T分期有重要作用。
增强扫描采用LAVA(DCE)序列进行扫描,速度
快,扫描范围大,压脂序列,提高T分期准确性,可减少T2过高分
期。现在较好的MRI机器都可以时间分辨率达到10秒以下的扫描速
度,根据扫描级别可以画出扫描曲线,曲线能够反映出病灶的一些性
质。所以增强扫描对设备的依赖性很大,尤其是DCE增强扫描,要
画出曲线然后做一些定量的计算,扫描序列要求3秒以下。T1W1
动态增强扫描可略提高普通大夫诊断直肠癌的敏感性及专家人士诊
断直肠癌的特异性,但并无统计学差异。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也称为扩散加权成像,其空间分辨
率在逐渐增高,希望将来能在T分期中能基于更多的帮助。目前DWI
主要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鉴别肿瘤及周围淋巴结的良恶性,以及在
新辅助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及分期。有研究对比了FDG-PET与
DWI-MRI,结果显示FDG-PET总的敏感性为81%,阴性预测值为
80%,DWI-MRI总的敏感性为85%,阴性预测值为91%(P0.05)。
但是,DWI-MRI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低,这限制了其在临
床的应用,尤其是在监测粘液腺癌的治疗疗效上。
6.DISTANCEDISTANCE是临床上采用MRI进行直肠癌术前评估
的基本报告,其中包括6部分内容:
DIS:肿瘤下缘与直肠皮肤移行处距离采用的多个直线连接的曲
线距离,与指诊有出入;其意义是帮助进行肿瘤中高低定位,是手术
评估方法之一。
T:T分期目前采用的是T1、T2、T3、T4a、T4b的分类方式,
T1期指侵及粘膜层及粘膜下层,T2期指侵及固有肌层,T3期侵及
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直肠旁组织,T4a指穿透腹膜脏层,T4b
直接侵犯或粘连周围器官或结构,盆壁内侧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也属
于T4期。在MRI进行T2和T3分期时,有时候会出现误判。有研
究报道,MRI诊断T3分期的敏感性为90%,但特异性仅为75%,
多是由于T2过度分期所致。在MRI中,肌层低信号局部小的不连续
可能是穿行的血管或单纯的纤维引起的,所以经验不丰富的医生可能
会将T2期分为T3期。在T3分期中,DWI分辨率的提高对其准确
性有很大帮助。
2010年提出了T3亚分期的概念,根据肿瘤向肌层外浸润深度
分为T3a(1mm)、T3b(1-5mm)、T3c(5-15mm)、T3d(15mm),
以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中深度最深的为准。有研究表明,MRI
诊断肠周脂肪浸润深度82%与病理一致。肿瘤向腔外的浸润深度对
预后有很大影响。有文献报道,虽同为T3期,向腔外浸润深度大于
5mm者5年生存率为54%,浸润深度在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