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昌都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X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1
?
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
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
实验2
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
实验3
培养液10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5℃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8℃
B.实验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其对应的实验结果为曲线a所示
C.b组前6天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增加培养液后曲线与a一致
D.计数时若视野内酵母菌数目太多,须通过预实验确定最适稀释度再进行统计
2.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糖类物质,则甲图可以表示多糖b和糖原a的关系
B.若乙图中a和b分别代表DNA和RNA,则乙图可以代表硝化细菌的核酸
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D.丁图能体现生态系统消费者c、各种动物a和各种真菌b的关系
3.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功能不同,但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葡萄糖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成的多聚体
C.胆固醇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但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4.下列与细胞中“膜”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存在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
B.膜结构中含磷元素,无膜细胞器不含磷元素
C.细胞膜中糖类含量很少,细胞膜的功能与糖类无关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5.全球各地普降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永冻土融化 B.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C.破坏土壤肥力 D.海平面上升
6.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可通过免疫调节维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在免疫调节中必不可少,它包括皮肤和黏膜
B.吞噬细胞在摄取和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中都有溶酶体的参与
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抗原结合
D.效应T细胞对宿主细胞的攻击属于免疫调节的体液调节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褐色,而糯性籽粒及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碳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8.(10分)有的抗生素能与DNA结合,使DNA失去模板的功能,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内核酸的合成将受到抑制 B.细菌内核糖体的形成将会受阻
C.细菌内氨基酸的消耗将会减少 D.反密码子识别的密码子将改变
二、非选择题
9.(10分)某多年生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分别控制红色素和蓝色素合成,B基因的表达受到A基因抑制,存在AA时开红花,存在Aa时开粉红花,将纯合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1全是粉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粉红花:蓝花:白花=4:8:1:1。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中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分析F2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该推论进行验证,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若用F1与某植株杂交进行验证,则可用于验证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若用F1与蓝花植株杂交进行验证,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3)让F2中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