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贸经济》2002 年第 3 期
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
——兼论新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换及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
姚战琪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102)
内容提要: 高新技术产业是近年来各国增长最为迅速也是支持力度最大的产业,
其贸易竞争力受贸易发展战略、外资规模和结构、人力资本投入和知识积累、国内经
济的增长速度和相关产业的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贸
易的整体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在当前科技创新和知识积累迅速增长的背景下,
随着发展中国家内部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规模的急剧增加, 发展中
国家贸易竞争力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是否有所改善, 随着知识要素的积累和人力资本
的投入, 其比较优势是否已经提高, 通过对比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比较优势 研究和开发(R D ) 外商直接投资(FD I)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及提高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 )
一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问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背景
(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 各国使用的技术 生产函数 不同或者生产要素使用比例的差异
而导致的生产成本不同决定了国际间生产和贸易的分工, 发展中国家有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
优势, 发达国家有资本和技术丰富的比较优势, 因此典型的国际分工模式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自由贸易会使
贸易的双方福利都增加。然而古典贸易理论只是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简单模型, 没有考虑知
识、人力资本以及科技创新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而信息经济时代决定各国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关
键要素已经转移到知识、人力资本等科技创新要素上, 由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新古典国际贸
( )
易理论遇到了科技创新等因素越来越多的挑战: 1 传统要素已细化为有形资本、一般劳动力、
( )
人力资本 可细分为技能型人力资本和高素质人力资本 等种类, 而智力要素成为决定当前各
国比较优势的最关键因素, 智力或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
特征, 这是以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所没有考虑到的; (2) 高技术产业贸易
更多的表现为使用相同生产要素的水平型或产业内国际分工, 使用相同生产要素比例的国家
间发生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规模占全球高技术产业贸易的主体; (3) 跨国公司推动的生产要素
的跨国流动极大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发展; (4)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要求发展关
键产业, 特别是在通讯信息、生物技术、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中占有竞争优势, 但新古典贸易理
论不支持发展中国家从事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因此发展中国家
陷于两难选择, 要么以牺牲静态贸易利益为代价换取长期的动态比较优势, 要么放弃长期工业
化努力。
71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动态贸易理论考虑到了科技等要素对比较优势的影响, 并将落后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与国
际贸易理论协调起来。同时新增长理论对动态贸易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超越索洛模型中已
经系统的研究了研究和开发(R D ) 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作用, 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因
素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观点更符合目前国际贸易结构中高技术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事
( )
实 罗默, 1999 。动态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的变化关键在于要素的不平衡增长, 这意味着发
展中国家只要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可以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同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