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培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培养
【 】分析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得分偏低的 原因,探讨培养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 】G【 】A
【 】0450-9889 (2015) 05B-0106-02
农村普通高中文综历史科成绩不太理想,主要原 因是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题上很难拿到理想的分数。 基于此,本文以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为例,探讨农 村普通高中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培养方法
一、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得分偏低的原因
(一) 学生方面的因素。隆安县各乡镇初级中学 的历史科教学存在缺乏专业教师、对历史科教学不重 视的现象,加上受农村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学生在 初中阶段接受的历史科教育不正规、不合理。表现在: 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做题方法,与 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的要求产生严重脱节现象。
(二) 试题方面的因素。材料解析题考查的是较 高层次的历史学习能力,包括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 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等,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 前提下,结合所学的知识网络,自主获取有效信息, 逐一解答试题中的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 来说难度很大。同时,材料解析题所提供的材料有多 种形式,有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综合型 材料,等等。对于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学生来说, 文字材料尚有文字依托供阅读和提取信息,而数字材 料、图形材料简直就是无法认读认知了。而且,材料 解析题的题型也变化多端,有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 有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会 提供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者材料里有明显的提示; 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不给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 完全依靠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判断材料属于哪 部分历史范畴(时间、朝代、范围),只有判断对了, 才能正确回答问题。
二、培养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的方法 根据上文对学生材料解析题得分偏低的原因的分
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历史材料 解析题答题技巧的方法。
(一)通过读书习惯的培养,强化记忆,夯实基 础。南宁市隆安县第三中学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匮乏, 因此,加强识记是关键。从接手高一新生的第一节课 开始,每一节课上课之前,笔者都会要求学生读书背 书,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为了避免学生流于形式 应付了事,笔者都有相应的检查和督促措施,比如随 堂抽查或个别检查。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基本养成了 读书的习惯。为了强化学生读课文看课本的良好习惯 的培养,当学生对练习有疑问或者不会回答问题时, 笔者会要求学生先去查找课本,仔细阅读课文上的描 述,独立思考,做出判断,以此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夯实基础。
(二)通过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内容,学会 提取历史信息。在学生阅读课文时,笔者都设置一些 问题,要求学生把语文科的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 想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科的学习中来,以此学会提取相 关的历史信息。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提取信 息回答问题的方法,又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 忆。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设置学生 通过思考能够回答得出来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培养 学生学习历史和掌握解题方法的热情。例如,《秦朝中 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笔者设置的题目有:(1) 秦朝建立了哪些制度?有何作用?(2)说出秦朝的郡 县制和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同样的问题,问的 方式不同,学生的领会就不同。如果把“秦朝建立了 哪些制度”换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
内容有哪些”,大多数学生将无法回答,因为他们不理 解何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教师必须通过补充相关 的资料,并加以例子解释说明,学生才能全面了解明 白这个概念。同样,如果把“秦朝的郡县制和西周的 分封制有什么不同”换成“比较秦朝的郡县制和西周 的分封制的异同点”,学生也将无从下手,因为他们还 不会横向纵向比较历史,而“秦朝的郡县制和西周的 分封制有什么不同”,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通俗易懂, 只要提示学生在课文里找出相关的段落来比较,学生 就可以直接把答案读出来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笔 者要求一定要词句简练,只读出关键的句子或者词语 即可。这就是初步的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的培养。
(三)通过练习,培养答题技巧。材料解析题的 答题步骤主要有三个:
第一步:阅读材料,分析题目。笔者告诉学生, 做材料解析题时,先阅读第一段材料的第一第二行, 如果明白易读,那就快速地将全部的材料看完,再去 看都有什么样的问题要回答;如果是不易阅读的材料, 比如文言文或者晦涩难懂的材料,那就直接去看问题, 问题一般都有针对性的提示语,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 读材料,这样不但有可能读得懂材料,还可以节省阅 读判断材料的时间。例如:
材料: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1;
材料:垂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