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征文.doc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间故事征文
TOC\o1-2\h\u13891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故事:文化瑰宝的基石 1
24348第二章以《牛郎织女》为例: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典型内容 1
11686第三章情节剖析: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2
2680第四章我的深刻感受:民间故事中的情感共鸣 2
28576第五章情感与价值观的传递:引用故事片段为证 2
3710第六章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
17239第七章从故事看传承:我们肩负的重任 3
15139第八章总结与展望:让传统节日民间故事永放光芒 3
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故事:文化瑰宝的基石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的民间故事就像是基石一样,支撑起了整个节日文化。比如说春节,这个全家团聚的盛大节日,背后就有着“年兽”的民间故事。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除夕就会出来伤害人畜。人们发觉“年”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除夕就贴红春联、放鞭炮来驱赶“年”兽。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以及他们通过智慧来应对危险的乐观精神。再看端午节,与屈原投江的故事紧密相连。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因为报国无门,悲愤投江。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就往江里投粽子,并且在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来纪念他。这些民间故事成为了节日的灵魂,让春节充满了喜庆和对平安的祈愿,让端午节蕴含着爱国情怀和对先贤的敬重。
第二章以《牛郎织女》为例: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典型内容
《牛郎织女》是与七夕节相关的著名民间故事。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他和老牛相依为命。而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擅长织布。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得以相识相知,并且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的爱情触犯了天条,王母娘娘用银河将他们隔开,只允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这个故事里有很多生动的情节描写。比如“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故事里有着天庭的规则和凡人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个故事让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爱情色彩,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中象征爱情的节日。
第三章情节剖析: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这些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的情节有着独特的魅力。就拿《孟姜女哭长城》来说,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去修筑长城,一去不返。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去寻找丈夫,当得知丈夫已经死在长城下时,她悲痛欲绝,哭声震天,竟然哭倒了长城。这个情节看似夸张,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百姓们被繁重的徭役所压迫的痛苦。从情节上看,故事先有孟姜女和丈夫的离别,然后是漫长的寻找过程,最后是哭倒长城的高潮。这种起承转合的情节设置非常吸引人。而且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孟姜女的坚贞、善良、勇敢在情节发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让民间故事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一直流传至今。
第四章我的深刻感受:民间故事中的情感共鸣
当我读到这些传统节日民间故事时,我常常能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就像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彼此心生爱慕,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无法在一起。最后双双化蝶。这个故事里的爱情是那么的纯粹和无奈,让我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惋惜。我仿佛能看到祝英台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努力抗争的样子。那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让我对封建礼教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故事中的情感,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爱国之情,都能让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
第五章情感与价值观的传递:引用故事片段为证
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很好地传递了情感与价值观。以《介子推割股奉君》为例,在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忠心耿耿,甚至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复国成为晋文公,介子推却不求名利,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后抱树而死。“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从介子推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忠诚和高洁的品格。这个故事所传递的忠诚、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寒食节这个与介子推相关的节日里,人们禁火寒食,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品德。
第六章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传统节日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故事,嫦娥为了保护仙丹而吞服,飞向月宫。这个故事让中秋节充满了神秘的氛围。在现代社会,中秋节成为了家庭团聚的节日,嫦娥奔月的故事让人们在团圆之时,抬头仰望明月,多了一份对宇宙的遐想。同时这些故事中的价值观,如家庭团圆、忠诚、爱国等,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它们可以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素材,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汲取正能量。而且传统节日民间故事也是文化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