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学期综合复习(含解析)(2)(3).pdf
初三物理上学期综合复习
第十一章简单的机械和功
知识点1:杠杆
1.绕着固定点可以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作动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2.画力臂的方法
(1)、将F1或者F2进行延长或者反向延长,延长线用虚线。
(2)、过O点作延长线的垂线,并标上垂直符号
(3)、用大括号将垂线括起来并标上l1或者l2
3.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杆杆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1、特点:
(1)F1F2,l1l2费力力杆杆
(2)F1F2,l1l2省力杆杆
(3)F1F2,l1l2等臂杆杆
3、常见的杆杆
(1)省力杠杆:螺丝刀、扳手、羊角锤
(2)费力杠杆:船桨、钓鱼杆、笤帚
(3)等臂杠杆:天平、衣架、跷跷板
知识点2:滑轮
要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定义: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2)动滑轮轮
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特点:可以省力,最多省一半的力,费距离,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要点2滑轮组
(1)滑轮组的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滑轮组。
(2)特点: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G/n(n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Snh(h为重物移动的距离或高度)
知识点3:功
◆要点1什么是功
(1)定义: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2)计算公式:WFS;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
(3)单位:国际单位,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1J1N
×1m1N·m
(4)应用:计算功的时候,首先判断是否满足做功的两要素,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方向必
须一致,对应同一物体,同一段时间。
◆要点2做功的两要素
(1)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2)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有距离无力
②有力无距离
③力与距离垂直
知识点4: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1秒钟)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功率的单位:
主单位:J/s(称瓦特,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00W
兆瓦(MW)1MW1000KW
知识点5:几种类型的功
(1)有用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记做W有用。
(2)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记
做W额外。
(3)总功:动力所做的功,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4)注意:额外功产生的原因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提升重物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自
重所做的功;
◆要点1: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η表示。
有用功W有用
机械效率×100%→η×100%
总功W总
(2)特点:由于额外功的存在,使用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η是个百分数,没有
单位。
(3)物理意义:表示机械性能的好坏。
(4)影响因素:只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5)注意:机械效率只表示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比例的大小,而不表示是否省力;二者之
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同一种机械完成不同的任务时,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尽量使用轻质动滑轮;
②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较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适当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
知识点1:机械能
◆要点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内涵:物体的动能越大,它能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3)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