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复合脱碳工艺生产不锈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 14 . . 篙
· · l 1998年第4期
用用复复合合脱脱碳碳工艺生产不锈钢 弋Ir1’【、
在川崎制钢千叶厂第一炼钢车间.已成 BOP和 RH)中,K—BOP2号炉的出钢碳含
功地开发了一种生产不锈钢耵语砾工艺。该 量必须降到0.叭%.这是因为在随后的RH
工艺使用两座 85吨K—BOP转炉.一座用 处理 中.脱碳 只能依靠碳与熔池 中的 自由氧
来进行铬球团的熔化还原.这些铬球团在 回 反应来完成。
转窑中预还原到 6O%的 Cr含量.另一个转 KTB工艺具有明显的脱碳能力.它的开
炉用来熔化脱碳 如图1所示。 发有助于解决脱碳问题。在这一工艺中,通
过采用顶部水冷氧枪将氧气吹入 RH熔池.
从而为 RH脱碳提供足够的氧量。KTB工
艺利用气体氧促进 RH脱碳反应的进行,这
样就使提高 K—BOP的出钢碳含量成为可
能,以此来达到降低铬的氧化烧损、Fe—si
和石灰消耗的 目的。目前,在千叶厂一种综
合利用 K—BOPs—KTB的新 的不锈钢生产
一/熔融还原盛驱脱碳直I
工艺已经确立,并被用来生产高铬、超低碳和
超低氮不锈钢。 .
利用传统 的工艺生产含 Crl6%的低碳
图1 川崎制钢干叶厂不锈钢生产工艺流程 低氮不锈钢(如 AISI430)时,由于受随后的
RH脱碳能力所限.2号K—BOP炉出钢时c
在K—BOP1号炉.cr球团和主要用来 含量必须控制在 0.06%的水平.这就造成在
为转炉提供热源的焦炭一起从顶部加入炉 出铜时27kg/tCr被氧化烧损,如图2所示。
内。这些原料的加入速度随吹氧速率的变化 采用 KTB法,由于有气体氧的供给从而增强
而变化.目的是控制适当的熔化温度,不锈钢 了RH的脱碳能力.进而使 K—BOP炉 以较
废钢在吹炼前加入 1号炉内。以使在吹炼前 高的c含量出钢成为可能,即以0.12%C出
期将废钢熔化。 钢。当出钢C含量由0.06%提高到0.12%,
铬球团矿熔化还原结束后,紧接着将含 cr在K—BOP中的氧化降到 17kg/t(图2)。
11%~16%cr和 5.5%~6%C的熔融金属 对含 crl1%的超低碳不锈钢 (如 A[SI
加入到 2号 K—BOP炉 内以便进行脱碳和 4o9).出钢时 c含量可 由0.01%提高到
最后的精炼,为了将 [c]降到 1.O%~1.5% 0.12%,从而导致在K—BOP炉中 cr的氧
而采用了顶底复合吹氧.底吹入混合气体只 化降到~Skg/t.如图3所示。
是在需进一步熔化脱碳时才进行。 这种新的操作工艺,不仅使作为还原剂
在传统的生产超低碳不锈钢工艺(K— 的Fe—Si消耗降低,而且对K—BOP转炉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