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docx

发布:2024-11-30约6.6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中各项养护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要求以及养护管理投资测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632—2009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护maintenance

为保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对其自身及周围环境所采取的保养维护技术措施。

3.2

管理management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为使其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协调已有的和可以争取到的各种资源,采取合理方案实施,并监督和控制实施情况的活动。

3.3

树冠投影crownprojection

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按树冠最外周圆垂直投影定其周界。

3.4

返青水resumegrowthwater

古树名木越冬后,为促进其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对其进行的灌溉。

3.5

冻水waterbeforesoilfreezed

为古树名木安全越冬,在土壤即将封冻前对其进行的灌溉。

4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2

4.1春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1.1整理清除古树名木枯死枝叶、病虫枝及树下病虫越冬场所等,消灭越冬病虫源。如需枝条整理的,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第9章及附录A.5的规定执行。

4.1.2检查古树名木地上的支撑、加固、拉纤、围栏等保护设施,做好润滑、防腐等维护工作。

4.1.3根据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和天气状况,加强早春病虫害预测预报,应做好以下工作:

a)二月中旬开始重点防治草履蚧、油松毛虫等叶部害虫,可在常发生危害的古树名木树干上缠塑料环或涂药环。

b)二月下旬设饵木诱杀常绿古树蛀干害虫成虫,以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为主,常以直径4cm以上、长1m~2m的新鲜柏木堆,放在生长衰弱柏树附近的向阳处,引诱成虫产卵并人工捕杀成虫。诱杀结束后及时收集饵木并销毁。

c)三月上旬开始常绿古树名木全年第一次集中喷药封干,重点防治蛀干害虫和叶部害虫,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第6章及附录A.2的规定执行。

d)落叶古树名木展叶后喷药防治叶部害虫,如蚜虫、介壳虫、叶螨等。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第6章及附录A.2的规定执行。

4.1.4根据当年气候特点、树种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状况,适时浇灌返青水。具体技术措施按照DB11/T632—2009中5.2.3的规定执行。

4.1.5二月下旬可向常绿古树名木树冠喷水,清除叶面落尘和部分害虫越冬代卵或幼虫。

4.1.6可结合土壤和树木分析结果,进行配方施肥,以适量腐熟有机肥为宜。

4.1.7古树名木树体有外伤的,应进行消毒、防腐保护处理。

4.2夏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2.1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强夏季高温、干旱、高湿环境下古树名木病虫害的日常检查与防治。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第二次病虫害集中防治,重点防治常绿和落叶古树名木叶部害虫。五月中下旬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可采取树干释放天敌生物如肿腿蜂、蒲螨等防治蛀干害虫。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

按照DB11/T632—2009中第6章及附录A.2的规定执行。

4.2.2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含水量,及时浇水并对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土壤进行中耕松土。具体技术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5.2.3的规定执行。

4.2.3雨季来临前,对有安全隐患的古树名木,督促完成枝条整理、树体支撑、加固及树洞填充、封堵工程。清理病虫枝,加强树冠通风。

4.2.4做好雨季前古树名木地下防涝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护根护坡等地上环境的保护。具体技术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5.1.7的规定执行。

4.2.5根据天气和实际情况,保护古树名木树干,防止日灼,可在主干西晒侧捆绑草绳、麻袋片或临时涂白等。

4.3秋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3.1加强高温、干旱环境下古树名木病虫害的日常检查和防治。九月上旬开始第三次病虫害集中防治,重点防治常绿和落叶古树名木叶部害虫和蛀干害虫,如叶螨、蚜虫、介壳虫、木蠹蛾等。

3

4.3.2根据古树

名木生长状况,做好中耕松土、施肥或叶面喷肥工作。土壤施肥技术要求按照DB11/T632—2009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