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pdf

发布:2017-06-02约9.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第 卷 总第 期) 2006 1 8 27 ( ) ( ) JournalofInnerMonoliaA riculturalUniversit SocialScienceEdition No.1 2006 Vol.8 Sum No.27 g g y 道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霍如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 010018 摘 要: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内涵。其中道家伦理,对自然主义思想大力张扬的生态伦 理,主张自知与知人的伦理觉悟,提倡淡泊如水的交友之道,体现着道家思想独有的智慧。对于与自然和谐为一, 保持和发扬人原有的素朴的自然本性,实现精神的宁静与自由,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 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学说;和谐思想;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B223 A 1009-4458 200601-044-03 构建和谐社会观点的提出,是对人类现代文明的一种反 用而形成了“冲气”,“和气”或“中和之气”。“冲气”就是“一”, 思。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的今天,无疑具有重大的现 “一”为和谐。“冲气”、“中和之气”即是一种平衡、和谐的自然状 实意义,同时和谐社会思想又有着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根源。 态,“道”之本即是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法自然。”在老 其中道家思想最具有突出地位。 子看来,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人应当法地则天。又由于天地 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和深刻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 因道而生,天地均以“道”为法则,师法自然,所以人法地则天的 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主要 实质也就是师法自然,以大自然为自己效法的对象和行为的法 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的生存发展均取决于天地万物的 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依托;人与人的和 馈赠给予,他也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而行为,才能够使自己合乎 谐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 自然的要求,为自然界所接纳和认可。 同与接纳;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人的自身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人既离不开 谐,才有其它和谐,才有和谐社会。 天地,也离不开万物。在庄子看来,人类生活的至德之世就是 道家伦理在这些方面均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包含着深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并不是自然界的支配者与主宰 刻的和谐思想精髓,蕴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 者,把自己与天地万物隔离开来,只能足自取其辱或自取灭亡。 知常知和的平衡思想及生态伦理 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