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频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响应等效测评关键技术规范》.docx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团体标准
FORMTEXTT/ZASDI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用频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响应等效测评
关键技术规范
FORMTEXTKey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quivalentMeasurementandEvaluationof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AdaptiveResponseofFrequency-UseSystem
FORMDROPDOWN
FORMTEXTDATE\@yyyy年M月d日2025年3月13日2025年1月7日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中关村科创智慧军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ZASDIXXXXX—XXXX
PAGE
PAGE20
目次
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前言 III
引言 IV
1范围 1
2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电磁环境 1
3.2电磁环境适应性 1
3.3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2
3.4响应等效 2
4试验对象 2
5技术内容(根据各自内容) 2
5.1试验类别 2
5.2基本要求 3
5.3试验设计 3
5.4试验实施 3
5.5试验评估 4
附录A(规范性)基于天线端口响应的电磁环境等效构建方法 5
A.1电磁环境等效构建思路 5
A.2电磁环境/接收天线耦合模型 7
A.3电磁环境/接收天线响应等效模型 8
A.4电磁环境响应等效构建模型 10
前言
本文件的目标是对电子信息系统在综合电磁环境下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测试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说明,支撑研制单位及使用单位对电子信息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边界开展测试评估工作。
本文件凡涉及功能性能试验、抗干扰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相关内容,按国家有关法规实施。
引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科创智慧军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等30家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少雄、李尧尧、石峰林、赵禹斌、苏东林、刁晓静、孟飞。
PAGE
PAGE20
用频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响应等效测评关键技术规范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的试验对象、试验项目、程序要求、管理要求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性能试验中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相关试验可参照执行。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151B-201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
GJB1143A-2017无线电频谱特性的测量
GJB1389B-2022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电磁环境
在一定时空内,对电子信息系统工作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自然电磁环境和人为电磁环境的总和,包括雷达/通信等电子信息系统带内功能电磁环境、电子战干扰的威胁电磁环境、电磁兼容干扰的背景电磁环境等。
功能电磁环境
电子信息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磁信号环境。
威胁电磁环境
由敌方用频系统辐射产生的,可直接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干扰信号环境。
背景电磁环境
所处区域内,除功能电磁环境、威胁电磁环境之外的由敌方或己方/友方用频系统辐射产生的电磁信号环境、民用电子设备辐射产生的电磁信号环境,以及杂波信号环境(如地杂波、海杂波、气象杂波)等。
电磁环境适应性
电子信息系统在综合电磁环境(功能电磁环境、威胁电磁环境、背景电磁环境)下功能性能所能发挥有效作用的程度。
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