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院内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pptx

发布:2025-03-16约4.6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院内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制度

什么是医院感染?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1.对病人的影响:①加重了患者的功能失调,增加患者情绪紧张和精神痛苦,②延长患者住院天数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④严重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残疾,降低生活质量或死亡。2.对医院的影响:①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②增加医院额外的经济负担。③严重者将导致医院降级停业整顿、影响医院的等级评审。3.对医护人员的影响:①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量,②有的甚至停止执业活动、③吊销医师或护士执照、有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4.影响社会效益,加深医患矛盾。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主要通过手、空气、器械、各侵入操作等医源性因素获得的病原体。01内源性感染,又为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体内的储菌库。02医院感染分类:

医院感染传播过程感染链的形成01感染源02传播途经03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感染源感染病人:大量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出,成为外源性感染中主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病人、工作人员、陪人中的乙肝、MRSA.尤其携带MRSA者,在院感暴发中起重要作用。自身感染:来自病人体内的储菌库,当储菌库内的细菌在体内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环境储菌源:G+球菌耐干燥,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较久,G-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手传播-最重要接触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器械传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

住院病人A陪护、探视者B医院工作人员C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控制医院感染措施:1.医院感染监测(环境卫生学、发病率)

2.手卫生规范;

3.隔离技术;?????????

4.消毒与灭菌;??????????

5.抗生素合理使用;?????????

6.医疗废物安全处理;

?7.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隔离基于疾病的传播途径而建立Part01.

一、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为主;污染时消毒。谁在做:三替公司?工勤人员?护士?用什么在消毒?怎么在消毒?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地方的消毒?ICU、新生儿室:公共接触物品治疗室和治疗车台面;床单位消毒;

二、标准预防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将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抗酸杆菌隔离、胃肠道隔离、引流物及分泌物隔离、血液及体液隔离)改为3类,既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病人,不必考虑其诊断,适用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不完整的皮肤、黏膜等。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01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02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031、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A: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B标准预防措施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