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时代风云与妇女解放——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几个女子有关的故事.doc

发布:2018-06-18约9.6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时代风云与妇女解放——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几个女子有关的故事 第27卷第5期 2006年1O月 韩山师范学院 JournalofHanshanNormalUniversity V01.27No.5 Oct.2006 时代风云与妇女解放 新文化运动时期与几个女子有关的故事 关威 (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五四新文化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是妇女解放运动得到广泛深入 发展的时期.许多开明人士从反对封建礼教,倡导个性解放的立场出发,对传统社会男女两性关系中违背 理性的规范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提出了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原则和主张.对于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变 迁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发生的与几个女子有关的故事正是时代风云变幻的一定反映.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时代风云;妇女解放 中图分类号:D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06)05—0080-06 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引起了中国社 会,思想,伦理,观念等最广泛深刻的一场变 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妇女解 放运动的强势推进,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亮 点,成为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一个里程碑.针对传 统社会规范对广大妇女的严重摧残,激进人士在 民主和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大力提倡开展妇女解 放运动,对贞节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 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妇女解放运 动和社会变迁.本文所述当时发生在几个女子身 上的故事,就是社会剧烈变革过程的真实反映. 与谢野晶子: 《贞操论》激起千层浪 中国传统社会中,在以三纲五常,三从 四德,贞孝节烈为核心的封建社会规范的严 密控制下,广大妇女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妇女问 题当中,首先是妇女受到性压迫,性禁锢的问 题,其突出表现是针对妇女的片面贞节烈观念. 这种观念反映了在理学思想影响下男女两性关系 的极端不平等.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人士大力 倡导妇女解放,首先对严重压迫妇女的片面的贞 节烈观念提出严厉批评. 1918年5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4卷 5号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日本与谢野晶子的文章 《贞操论》.与谢野晶子是日本着名作家,女权主 义者.《贞操论》是与谢野晶子关于女权问题的 重要文章.文中认为:道德这事,原是因为辅 助我们生活而制定的.到了不必要,或反于生活 有害的时候,便应渐次废去;或者改正.贞操 应是人人遵守,人人实践的行为准则;不能只要 求妇女守贞操,不应以贞操为压迫妇女的精神枷 锁.[1]㈣.这篇译文发表后,随即引发了一场关 于贞操问题的大讨论. 1918年7月,胡适在《新青年》5卷1号发 表《贞操问题》一文,对这一违背人性的现象进 行严厉批评:贞操不是个人的事,乃是人对人 的事;不是一方面的事,乃是双方面的事……因 为如此,男子对于女子,也该有同等的态度.若 收稿日期:2OO6一O2—21 作者简介:关威(1956一),男,辽宁本溪人,惠州学院政法系教授,硕士 ?8O? 男子不能照样还敬,他就是不配受这种贞操的待 遇.若不问夫妇之间有无可以永久不变的爱 情,若不问做丈夫的配不配受他妻子的贞操,只 晓得主张做妻子的总该替他丈夫守节,这是一偏 的贞操论,这是不合人情公理的伦理.J(H∞ 1918年8月,鲁迅在《新青年》5卷2号发 表《我之节烈观》一文,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的 根源,表达了对它的切齿痛恨.鲁迅写道:节 烈难么?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极难,所以要 表彰他.节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 很苦,所以要表彰他.凡人都想活;烈是必死, 不必说了.节妇还要活着.精神上的惨苦,也姑 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楚.照 这样说,不节烈便不苦么?答道,也很苦.社会 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 里,是容不住的.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 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 量,挤死不合意的人.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答道,不愿.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 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至 少也得有益本身.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人,又 不利己.我依据以上的事实和理由,要断定节 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 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 为,现在已经失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3](. 1919年12月,李大钊在《新潮》发表《物 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分析了贞操问题产生 的原因:女子贞操问题也是随着物质变动而为 变动……到了牧畜,农业为男子独占职业的时 期,女子的地位低降下去,女子靠着男子生活, 男子就由弱者地位转到强者地位,女子的贞操问 题从而发生,且是绝对的,强制的,片面的. 文章结尾写道:道德既是社会的本能,那就适 应生活的变动,随着社会的需要,因时因地而有 变动.我们今日所需要的道德,不是神的道 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