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阅读障碍? 谈到障碍,大家可能都会些许紧张,说到阅读障碍,可能大家会想到不能看书,但事实上,与很多成功人士也有过阅读障碍的苦恼。一般而言,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两大类。获得性阅读障碍是指后天脑损伤造成的阅读困难,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儿童的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的情况。 阅读障碍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70年代,当阅读障碍在西方国家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亚洲国家却在认为自己的文字系统不会产生阅读困难。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文字的结构影响阅读,因此有人推论,作为与拼音文字系统不同的表意文字系统,可能并不存在类似的阅读障碍。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说汉语的儿童也会发生认其字而不解其意的情况。汉字与英语不同,字形、字音之间的对应具有较大的任意性,但汉字中又有80%的形声字的声旁具有发音提示的功能,使学习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声旁推测不熟悉字的读音。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偏旁部首的读音,推测整个字的读音。但同时由于大多数声旁不能完全标示整字的读音,加上汉字同音字较多,使字形、字音之间的匹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初学者尤其是儿童的汉字学习造成很大的负担。汉字的这些特点有可能影响儿童学习汉字,进而影响他们的阅读。有研究调查表明,大约有4%的人口受到读写障碍的困扰,约有6%的人表现出某些方面读写困难的特征。因此,阅读障碍离我们并不远。 阅读障碍有哪些种类? 很多阅读障碍儿童属于发展性阅读障碍,这些小患者具有正常甚至超常的智商,但只是具有一些特别的困难,但他们,尤其是尚处学龄的孩子,却常被认定为“智力低下”或“不知上进”,受了莫大的委屈。因此,我们应尽快识别读写障碍,给予专业的帮助。已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智力、人格和情感发展均正常,他们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阅读技能发展落后。调查显示,我国的阅读障碍发生率为4-8%。但长期以来,儿童阅读障碍问题在我国没有得到正确认识,阅读和学习障碍的儿童多被无辜地冠以愚笨、懒惰、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严重地影响了阅读障碍儿童身心潜能的正常发展。 80年代台湾儿童心理研究专家们经过对临床个案的整理归纳发现,这些儿童的读、写错误分成5种类型:1)相似形状的字在读、写时产生混淆的发生比率是100%;2)发音相似的字在写时产生混淆的发生比率是85%;3)同一字中部件位置错误的发生比率是35%;;4)短语中字序混淆的发生碧绿是35%;5)镜像写的发生比率是15%。从对阅读障碍儿童产生错误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括语音的错误和字形的错误,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形似字的取代现象较多;而且,由于儿童本身口语词汇量有限,他们往往会出现断词的困难,这些儿童经常不能把一个个间距相同的字组合成有意义的词。还有的儿童语音记忆的处理能力较差,可能的原因是对汉语语音的敏感度较差,记忆容量小,并且不善于利用策略帮助语音记忆,无法维持放在工作记忆中的语音,还有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语音和汉字的识别上存在困难:这些儿童能够读出音节但经常弄错声调,比如把“爸”读成“八”。 虽然在中国大陆,有关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的研究目前刚刚起步,还没有像英语阅读障碍研究那样形成统一而系统的结论,但近年来汉语认知及儿童阅读获得与发展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已经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比如,专家们逐渐发现,儿童的汉语阅读障碍大多数发生在单字水平,这既可能表现为音、形、义某个方面的加工缺陷,如不能有效地进行语音信息的加工分析、不理解文字在特定词中的意义,也可能表现为不能有效地建立字形、字音、字义三者间的对应关系。阅读障碍儿童把字音与字形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比较弱;根据字形发音的能力也比较差。另外,汉语和英语不同,有四声,比如妈、麻、马、骂。声调不同,字形、字义和字音都不一样。但是这种差别非常细微,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如果这时的语言学习不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就有可能出现语音加工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学龄阶段的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音到字形的听写任务尤其困难。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对儿童阅读障碍的症状作了分析和归纳,主要有几个方面: 1.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2. 听写成绩很差; 3. 朗读时增字与减字; 4.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5.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6. 阅读速度慢; 7. 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8.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9.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10.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11.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 12.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上述阅读困难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