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060813-完整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配套教材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集
胡洪营 黄霞 张旭 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内容提要
本书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习题解答、思考题和综合练习题3部分。习题解答部分对《环境工程原理》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答,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设计计算能力并为学生自学提供参考;思考题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综合习题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书。
前言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工程原理》的配套教材。“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新的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教材是与该课程配套的国内第一本本科教材,由清华大学从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已经于2005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自2003年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以来,开设该课程的院校逐步增加。《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是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教材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相关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研究生参考。也可作为研究生考试的复习参考资料。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所用符号与《环境工程原理》教材相同:
第一篇:《环境工程原理》教材各章后的习题解答(参考答案)
第二篇:思考题
第三篇:综合练习题
本教材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主要编写人员如下:
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五章 :胡洪营、吴乾元、王丽莎
第二章~第五章 :张 旭、王 灿、陆松柳
第六章~第十章 :黄 霞、刘 春
第三篇的编写人员为:
一、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张 旭
二、分离工程原理 :黄 霞
三、反应工程原理 :胡洪营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陈文副编审、陈海柳编辑为该教材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对参与、支持和关心该教材编写工作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8月
于清华园
目 录
第I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6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9
第三章 流体流动 17
第四章 热量传递 33
第五章 质量传递 43
第六章 沉降 49
第七章 过滤 61
第八章 吸收 73
第九章 吸附 87
第十章 其他分离过程 94
第十一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104
第十二章 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 111
第十三章 均相化学反应器 123
第十四章 非均相化学反应器 136
第十五章 微生物反应器 143
第II篇 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52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152
第三章 流体流动 153
第四章 热量传递 155
第五章 质量传递 157
第六章 沉降 158
第七章 过滤 159
第八章 吸收 160
第九章 吸附 161
第十章 其他分离过程 162
第十一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 163
第十二章 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 165
第十三章 均相化学反应器 165
第十四章 非均相化学反应器 167
第十五章 微生物反应器 168
第III篇 综合练习题
一、环境工程原理基础 170
二、分离过程原理 174
三、反应工程原理 178
第I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