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书_教程.doc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阐明书
一、本册教学目的:
1、学习习惯。
⑴继续掌握对的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⑵掌握对的的写铅笔字的措施;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培养勤于朗诵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巩固汉语拼音,能运用汉语拼音协助识字、学习一般话。
⑵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精确认读406个生字。
⑵掌握本册书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⑶能按笔顺对的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构造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能感受到中文的形体美。
⑷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形成纯熟的拼读能力。
⑸初步中文的某些规律,会查字典,有积极识字的愿望和能力。
4、口语交际。
⑴能认真听他人发言,听懂他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朴的事。
⑵能在看图或观测事物后,用一般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一般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⑷乐意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⑴、打好认读基本功,深入提高认读能力。
⑵、继续学习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诵课文。
⑶、能联络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能积极的进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懂得课文的大意。
⑸、识并能体会常见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⑹、喜欢阅读,爱慕图书,逐渐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6、写话。
⑴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学习按一定次序观测图画和简朴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并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二、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材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防止了局限性。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小朋友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2、教材课后练习重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迪思维,利于学生扩展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找,动手做中增长本领,形成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规定了识字量,但同步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
4、教材突破老式的展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对增进学生独立思索、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起到良好的推进和导向作用。
三、教材特色:
本教材详细地说有如下特点:
1、重视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该册教材充足重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开篇用了五个页码,安排了“勤于朗诵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篇,以精美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
2、重视措施。“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有关措施的知识”。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措施,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提高自学的能力。详细表目前:(1)文中授法——教材中专门安排了指导学生学习措施的课文。如《英英学古诗》意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传达给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措施;(2)图中明法——如“习惯篇”除了给学生读书姿势的暗示,还给了学生练习背诵的措施提醒;此外,在识字教材、课文、单元练习的插图中也有许多学法提醒。(3)练中悟法——教材中诸多课文背面的练习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提醒了一定学法,可以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探索出规律,领悟到学法。
3、重视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材中安排的课外语文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如学了《一株紫丁香》规定学生找某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抄一抄;学了《水乡歌》课后的练习——搜集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学了《小动物过冬》,规定学生搜集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练习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四、教课时间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3课时
识字1------4课8-10课时
课文1-----11课30-33课时
识字5------8课8-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