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课件.ppt

发布:2020-08-07约9.75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由课本上的实验可清晰地看到,固态的碘受热后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冷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凝结在玻璃片和烧杯壁上。 2、对“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冰花”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花的形成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2、冰花是什么物质凝华而成的? 3、冰花是附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4、为什么冰花只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难道屋外就没有水蒸气吗? (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C 变形题一: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2010莱芜)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凝华 升华 变形题二: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 变形题三: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当堂练习 (2010潍坊)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 2、(2010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 3、(20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1)(3); D、(3)(4) C 当堂练习 中考题选 (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A 9.(2010茂名)(多选题)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AC 中考预测 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活动中: 情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要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情景二:B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开水的温度时,甲、乙、丙同学分别按图中的方法进行读数,丁同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情景三:C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 容器底,同组的同学告诉他:“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 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破损了。 (1)情景一中“……”的内容可能是 ,由此想到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2)情景二中读数出温度值低于实际温度的有 同学,高于实际温度的有 同学。(3)关于情景三,请你猜测“温度计的玻璃泡破损了”的可能原因是 ;因此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 。 不要与容器底和侧壁接触,更不能撞击容器侧壁和底部。 温度计会损坏 丁丙 甲 甲 乙 丙 使用前估测并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接触到容器底;温度计与容器底撞击; 中考预测 例.下图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① ; ② ; 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