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稳定报告点评:利率下行,关注金融风险.docx
内容目录
措辞更精炼柔和,银行业是改革化险工作的重心 3
银行业纾困,推动中小银行改革,中小银行债继续买 4
中小银行压力凸显 4
哪些方法防范银行业风险? 6
强化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功能,助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7
监管重点关注哪些领域的风险? 7
保险公司应对利差损,长债优势凸显 7
防范影子银行“死灰复燃” 8
企业、政府加杠杆,居民稳杠杆 8
债市继续看多,波动或加大 9
图表目录
图1:不同银行总资产占比变化 5
图2:净息差变动 5
图3:不同银行贷款同比变化 5
图4:不同银行存款同比变化 5
图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本构成情况 5
图6:2023年末银行机构的央行评级结果分布 5
图7:预警银行风险类型 6
图8:预警银行机构类型 6
图9: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占比 6
图10: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存款占比 6
图11: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 7
图12: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发行情况 7
图13:各国宏观杠杆率 8
图14:中国各部门宏观杠杆率 8
表1:近三年金融稳定报告综述比较 3
表2:金融稳定报告专题目录对比 3
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27日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1,本文借此解读国内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情况,以及后续可能的监管思路。
措辞更精炼柔和,银行业是改革化险工作的重心
我们认为,2024年报告措辞言简意赅、略显柔和,金融风险监管和防范工作可能已经步入正轨。摘要中提到,“总体来看,防控金融风险工作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
未病、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持续取得积极成效,金融体系运行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可控”。
与2023年报告相比,今年摘要中的展望部分,针对未来金融监管工作的字数显著减少(419到244字);2023年报告措辞严厉,例如“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而今年报告的相应部分删除了类似表述、措辞偏
柔和。从今年以来的变化看,《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修订版本、《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均已发布,金融风险监管和防范工作可能逐渐步入正轨。
表1:近三年金融稳定报告综述比较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全力支全力以赴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稳妥有稳杠杆取得显著成效;推动高风险机构精持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全力支全力以赴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稳妥有稳杠杆取得显著成效;推动高风险机构精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统筹协调做好金序推进风险处置;持续清理整顿金融秩准拆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统筹做好资管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推进序;全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健运行;有效业务整改工作;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有效应对外部冲应对外部冲击风险;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有力推进防范化
工作成果 击风险;推进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防设取得积极进展。金融稳定工作在精准拆解金融风险体制机制建设。金融稳定工作
控金融风险工作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未病、建机制补在精准拆弹、改革化险、抓前端治未病、抓前端治未病、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持续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风险整体建机制补短板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金融取得积极成效,金融体系运行总体稳健,收敛、总体可控,金融体系经受住了复杂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金融业平稳健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可控。 冲击考验。 康发展。
面临挑战
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持续
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国内需求相对不足,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
患。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凸显,中小金
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突出三项重要工作。一是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也即2023年报告提出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二是健全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也即2023年报告提出的压实各方责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三是扩大保险/保障基金积累,突出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功能。
突出三项重点任务。分别是隐债化解、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要完成上述任务,银行业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不可或缺,超过半数的专栏专题集中在银行业。在谋篇布局上,2024年报告整体结构与2023年基本一致,专栏数量扩充到16个,专题维持4个,主题方向有一些调整,针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做了表
态,比如存款保险、《商业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