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治疗.ppt

发布:2024-01-16约2.5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概念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起于胫骨髁间后窝的后部,斜向后上方走行,至于股骨内髁髁间侧面前内侧部。主要功能是稳定膝关节,防止胫骨过伸。在膝关节过伸中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屈曲膝关节时如果小腿受到由前向后的损伤易造成后交叉韧带的损伤第2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后,一般应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治疗。1.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微弯位置。如疼痛不可忍受,则在医生指导下摆放于舒适体位。第3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术后1天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去厕所!)(1)踝泵练习(图解1):要求清醒时尽可能多做,至少5分钟/小时。(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图解2):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图解3):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多做,大于500-1000次/日。123第4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后(1)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2)下地行走后可进行“抗重力踝泵练习”,以促进肢体远端血液回流。动作与上面所述踝泵相同,只是自己用手或由他人帮助,将腿举到与床面垂直练习。可以在重力作用的帮助下更好地促进肢体远端的血液回流。(3)侧抬腿练习(图解4):力量增强后可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以强化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4)尝试直抬腿练习(图解5):力量增强后可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以强化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5)此后继续以上练习,至专业医生决定可开始屈曲练习。45第5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术后2周:(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屈曲角度的进度很可能并不相同)(1)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2)根据情况决定开始屈曲练习(图解6):微痛范围内,屈曲角度小于60°。练习时去除夹板,练习完毕再戴好夹板!10分钟/次,1次/日。65.术后3周:(1)屈曲练习(图解6):被动屈曲角度接近90°。(2)根据膝关节稳定程度,调节夹板30°—50°范围内活动。第6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6.术后4周:(1)被动屈曲练习(图解7):被动屈曲角度大于90°,逐渐接近100°。(2)后抬腿练习(图解8):力量增强后可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以强化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3)负重及平衡练习(图解9、图解10):在保护下双腿肌肉绷劲控制动作及身体平衡,逐渐增加患侧下肢的负重及用力程度,逐渐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组,2-3组/日。练习至术后6周可患侧单腿站稳1分钟,即可脱拐行走。(4)逐渐调整夹板至0-50°范围屈伸。每4—5天加大角度,术后满6周时调节至0-110°范围。78910第7页,讲稿共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7.术后5-8周:(1)被动屈曲练习(图解11):被动屈曲角度达110-120°。(2)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参见:图解9、10):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3)静蹲练习(图解12):下蹲至无痛角度,调整脚离墙的距离,使膝一直垂直于足尖下蹲角度小于90°。在无痛及可控制的最大角度保持二分钟1次。2分钟/次,间隔5秒,5-10次/组,2组/日。(4)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11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