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珠藏镇龙桂煤矿应急救援预案.docx
织金县珠微镇龙性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贵州国源矿业集团
织金县珠藏镇龙桂煤矿
应
应急救援预案
织金县珠做镇龙性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
我矿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促进生产快速、协调、可持速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
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及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
1.3实用范围
实用于本矿各类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1.4应急救援原则
煤矿应急救援是指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水灾和冒顶等非常紧急重大事故时,为营救灾区人员安全撤离、减轻损失,控制灾情和消除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援反应行动。
其基本原则为: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
前提,具体如下:
1、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上级部门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现
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
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
指挥下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3、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
防事故再次发生。
4、紧急救护原则.救护队应本着先重后轻,先活后死的原则抢救遇险人员。
5、通讯畅通原则。设立抢险救灾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事故预防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除平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外,还要落实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一旦
发生事故就能立即实施应急救援。
1.5应急预案体系
矿井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织金县珠战镇龙性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1)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
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
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
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章矿井简介及其地理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简介
一、矿井概况
贵州国源矿业(龙桂)煤矿(以下简称(龙桂)煤矿)位于织金县珠藏镇,距珠藏镇4。0公里,矿井紧接六枝-—-—-织金公路相连,距织金县27公里,至安顺77公里,交通较方便.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004-———105°~106°4112;
北纬26°3324~26°3442;
贵州国源矿业(龙桂)煤矿为技改矿井,建设规模为15万t/a,属于织金县煤炭局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
矿业权人及采矿权人为贵州织金县珠藏镇(龙桂)煤矿.采矿权边界共由11个拐点圈定。面积1.3017km2.
二、矿井开拓与开采
1、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工业场地选择在井田西部,主斜井(皮带斜井)井口附近。
矿区划分为一个水平,主斜井井口标高+1551m、副斜井井口标高+1551m、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1644m,矿区划分为一个水平,两个采区,水平标高+1481m以上为一采区,水平标高+1481m以下为二采区。目前龙桂煤矿处东翼形成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
掘进工作面,矿井主运输采用皮带运输、辅助运输采用绞车提升,工作面顺槽采用刮
板输送机运输.
矿区内可采煤层7层,为龙潭组(P?I)中段中下部M16号煤层和位于龙潭组下
织金县珠政镇龙性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段上部。M16号煤层厚约0。85-—--2.33m,一般1.70m,可采率80%.M.23
号煤层厚约0.95—-—-1.81m一般1.5m.可采率80.8%。M23号煤层厚约0.45----1。92m可采率84.1%.共含煤4~7层.主要可采煤层3层,即16#、23#、27#。
2、水平划分及大巷布置: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及开拓方式,本矿井划分为一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481m。矿井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回风大巷均布置在
岩层中。揭16#煤层后,大巷及采区上山均已沿16#煤层布置。
3、采煤方法及掘进.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炮采,
工作面采用单体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矿车运输,采用工字钢支护.
矿井设计、建设、管理均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求进行。目前,16#开拓开采
系统已形成。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