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为例15000字】.doc

发布:2025-02-27约2.09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目录

TOC\o1-2\h\u2881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1

18802第一章研究背景 1

26971.1.2选题意义 2

27043第二章文献综述 2

5158第三章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4

287573.1长三角人口老龄化总体状况 4

284343.2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分区域分析 4

14503.2.苏州市人口情况 5

254483.3长三角人口老龄化特点 7

60903.4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原因 8

15171第四章人口老龄化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0

211684.1人口老龄化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0

316964.2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14

4971第五章应对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对策建议 16

123095.1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老年产业 16

67425.2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 17

68545.3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19

7182参考文献 20

4058致谢 21

第一章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生产率与死亡率逐渐下降,都使社会的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加快老龄化的进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在初期也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等一系列政策,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经超过1.7亿,并且有关专家预测到二十一世纪中期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会把伴随着许多问题,比如青壮年劳动人口不足、未富先老、养老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张铭泽,李梓晨,2022)。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消费结构、储蓄比重、产业结构。使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的保障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对财政、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范围上展示需要国家与社会及时想出对策与建议,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条例做出调整,妥善处理这一系列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保持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给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王思远,陈俊杰,2023)。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之一,进入老龄化社会比整个国家平均水平早了几十年,并且属于深度老龄化。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长三角地区65岁及以上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20363.55亿,占全市总人口的10.22%。高于全国1.35%个百分点。按人口学标准计算,60岁包括60岁人口的比重占总人口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就可以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样看来,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经创建,比目前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提前20年,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尽管它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老龄化社会,但仍然被认为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程度最高的一座城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苏省提前1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刘雨晨,王宇翔,2021);1990年浙江进入老龄化社会提前了9年;安徽省则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的,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非常快,2012年其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超过浙江和上海,仅次于江苏,位居长三角第二。并且随着长三角经济的不断增长,老龄化程度会不断的加深,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压力,也加重了社会和政府的压力,这就需要政府今早着手采取相关措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不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杨涛宇,吴志强,2021)。

1.1.2选题意义

课题意义在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试点,对其它地区具有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处理好老龄化问题刻不容缓,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其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运用第六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长三角人口老龄化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人口自然发展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对老龄化的相关措施适时调整,不但有利于未来制定相关的人口发展战略,保持经济的良性高速发展,而且可以对我国其他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二章文献综述

老龄化与消费、储蓄的问题研究:Modigliani(1954)REF_Re\r\h[1]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支出和年龄息息相关,人们会在年轻时进行储蓄从而使退休之后可以利用储蓄维持生活。Horioka(1990)REF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