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pdf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第1部分总则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
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
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
理,聚焦重大灾害防治,抓好各专业管理,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
理,实现安全生产。
一、基本原则
1.突出目标导向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
全生产红线意识,用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健全双控机制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增强煤矿全体从业
人员风险意识和隐患排查能力,实现安全生产源头管控,不断推动关口前移。
3.聚焦事故预防
突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加强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普查,强化灾害超前治理
和源头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
4.强化现场管理
制定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
养和应用,推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5.注重过程控制
建立并落实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管理行为、操作行为纠
偏,实施安全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6.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生产系统,推动煤矿减水平、减采区、减采掘工作面、减人员,推广
先进实用技术、装备、工艺,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
平,持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7.坚持动态达标持续改进
坚持全面自查自评,加强标准化体系运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评估体系运
行的有效性,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确保动态达标。
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构成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基础管理、重大灾害防治、专业管
理等3个部分。
1.安全基础管理
设定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健全完
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范围,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
技能。对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同等级事故、伤害的可能性进行辨识评估,预先采
取规避、消除或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
况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的缺陷进行
检查、登记、治理、验收、销号,实现隐患闭环管理。
2.重大灾害防治
针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煤尘,露天煤矿边坡等重大灾害
及风险,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坚持重大灾害源头治理、超前
治理、区域治理、系统治理、工程治理。
3.专业管理
设定井工煤矿通风、地质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调度应急和
“三堂一舍”,露天煤矿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防治水、调度应
急和“三堂一舍”等专业的工作指标及管理标准,规范煤矿生产技术、设备设
施、工程质量、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现场考核内容1.安全基础管理
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2部分“安全基础管理”的规定。
2.重大灾害防治
(1)井工煤矿: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3部分“重大灾害防治”中“3.1井工煤
矿重大灾害防治”的规定。
(2)露天煤矿: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3部分“重大灾害防治”中“3.2露天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的规定。
3.专业管理
(1)井工煤矿: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4部分“专业管理”中“4.1井工煤矿
专业管理”和“4.3调度应急和三堂一舍’”的规定。
(2)露天煤矿:考核内容执行本方法第4部分“专业管理”中“4.2露天煤矿
专业管理”和“4.3调度应急和三堂一舍’”的规定。
注:各部分涉及的资料,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
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方法
1.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方法
(1)井工煤矿现场考核评分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的方
式计算,各部分的权重见表1-1。
表1-1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权重表
序号
管理部分
标准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