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利用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
盐城市时杨中学 杨志方
一、教材分析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本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搜索引擎的分类和搜索技巧两部分。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越来越智能化、傻瓜化,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越来越符合中国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经常会用百度等检索信息,但检索能力不高,同时对检索到的信息缺乏相应的鉴别与评价,不能辩证地看待因特网信息检索,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淡化搜素引擎分类,突出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有效获取信息的技巧,以提高检索能力;有效获取信息还包括对信息的甄别,要求能对因特网信息检索形成一个辩证的立体的印象,并对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预测。
二、学情分析
在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渠道之一的今天,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学生都有搜索体验,经常会用百度等检索信息,但检索能力不高。一方面学生仅止于搜索到想要的信息即可,或什么都没搜索到就干脆放弃了,学生没有意识到合适关键字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搜索效率,从而在以后的信息查找中能重视关键字的选择;另一方面,利用关键词搜索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等对学生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他们的搜索经验大多也只限于用文字描述来搜索信息,因此在活动设计环节应尽量避开这些已掌握的技能,选择一些实用,学生又不太熟悉的搜索引擎功能,比如百度地图、百度识图、百度知道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对检索到的信息缺乏辨别力,因此对检索来的信息应进行相应的鉴别与评价,要辩证地看待搜索引擎,如虚假信息,广告,竞价排名,专业的知识难搜到等问题。
三、教学手段和策略
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归纳法、案例教学法等。
在导入部分,让学生初步尝试利用因特网搜索微信启动页面含义,引出搜索引擎及关键词的概念。在微信启动页面含义的查找中,有部分同学没有搜索到信息,这是因为在关键词方向选择上发生了偏移,不同的关键词有不同的搜索结果,第二部分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深入体验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关键:关键词的选择。第三部分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广度上思考,多样化的信息检索,通过讲授与演示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与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有效获取信息的技能。同时搜索引擎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到,不能完全依赖搜索引擎。第四部分,辩证看信息检索,通过备受争议的百度竞价排名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警示学生不要盲目相信因特网上的一切,学会对所获取的信息甄别判断。最后,开放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反
观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时所暴露的种种问题,思考如何让搜索引擎能更好的服务于用户,对搜索引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及关键词的重要性
2.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来获取所需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不同关键词对搜索结果的影响,能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来提高搜索效率。
2.在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获取信息时,能对搜索引擎的功能有全面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关键词比较养成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准确选择关键词的意识。
2.从关键词搜索到多媒体信息检索的转变让学生能融入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对搜索引擎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预测,感受到技术所带来的功能和服务的提升。
3.对搜索结果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完全依赖搜索引擎,养成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甄别判断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关键词的选择 2.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
难点: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同功能有效获取信息
六、教学过程
(一) 初探因特网信息查找
图片展示:
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微信每次启动都会弹出这张图,你知道这张图有什么含义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在已有知识或经验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引出课题
活动1:初步尝试利用因特网搜索微信这张图的特殊含义并记录过程。
提问:在利用因特网搜索微信这张图含义时选用了什么网站?(预设百度)
总结:提到搜索,首先想到的是百度,实际上,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查找信息的网站,我们给他们一个统一的名称——搜索引擎。(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了解为什么要使用搜索引擎)
简单来说,有了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就变得更为便利,很大程度上搜索引擎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简单介绍搜索引擎的分类,有三类。无论哪种搜索引擎,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帮助
人们在因特网上找到想要的信息。从使用率上来说,以百度为代表的全文搜索引擎用的最多,在搜索栏中输入与要查找内容相关的文字称为关键词。
设计意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