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5年---2011年历年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_试卷真题与答案.doc

发布:2018-10-25约9.43万字共9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在最后 2007年4月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在我国信息化过程中,国内自己的网络产品提供商主要是________。 A)思科公司 B)惠普公司 C)华为公司 D)赛门铁克公司 (2)以下关于编程语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机器可以直接执行 B)为了完成编译任务,编译程序要对源程序进行扫描 C)解释程序比较简单,所以解释型程序执行速度很快 D)编译程序非常复杂,所以编译出的程序执行速度很慢 (3)以下关于主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按CPU插座分类有Slot主板、Socket主板 B)按主扳的规格分类有TX主板、LX主板 C)按数据端口分类有PCI主板、USB主板 D)按扩展槽分类有SCSI主板、EDO主板 (4)以下关于局部总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VESA的含义是外围部件接口 B)PCI的含义是个人电脑接口 C)VESA比PCI有明显的优势 D)PCI比VESA有明显的优势 (5)以下关于奔腾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哈佛结构是把指令和数据分别进行存储 B)超流水线技术的特点是设置多条流水线同时执行多个处理 C)超标量技术的特点是提高主频、细化流水 D)奔腾不支持多重处理,安腾支持多重处理 (6)以下关于应用软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ccess是电子表格软件 B)PowerPoint是桌面出版软件 C)Internet Explorer是浏览软件 D)Excel是数据库软件 (7)以下关于城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B)城域网可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C)城域网可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 D)早期的城域网主要采用X.25标准 (8)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主要是指________。 A)资源子网的拓扑构型 B)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C)通信线路的拓扑构型 D)主机的拓扑构型 (9)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总线型、树型与________。 A)层次型 B)网格型 C)环型 D)网状 (10)以下关于误码率的讨论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非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B)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 C)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计算时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 D)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大,误码率越接近于真实值 (11)传输速率为10Gbit/s的局域网每一秒钟可以发送的比特数为________。 (12)以下关于网络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为保证网络中节点之间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需要制订一套网络协议 B)网络协议的语义规定了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C)层次结构是网络协议最有效的组织方式 D)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协议划分为7个层次 (13)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________。 A)比特流 B)帧序列 C)分组序列 D)包序列 (14)以下________功能不是数据链路层需要实现的。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路由选择 D)组帧和拆帧 (15)传输层向用户提供________。 A)点到点服务 B)端到端服务 C)网络到网络服务 D)子网到子网服务 (16)以下关于TCP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B)TCP可以将源主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传送到目的主机 C)TCP将网络层的字节流分成多个字节段 D)TCP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17)用户采用以下________划分和管理虚拟局域网的逻辑工作组。 A)硬件方式 B)软件方式 C)存储转发方式 D)改变接口连接方式 (18)以下________是正确的Ethernet MAC地址。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203 D) (19)如果Ethernet交换机一个端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00Mbit/s,该端口支持全双工通信,那么这个端口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________。 A)50Mbit/s B)100Mbit/s C)200Mbit/s D)400Mbit/s (20)典型的Ethernet交换机端口支持10Mbit/s与100Mbit/s两种速率,它采用的是________。 A)并发连接技术 B)速率变换技术 C)自动侦测技术 D)轮询控制技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