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散文集的读书心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经典散文集的读书心得
散文集 心得 经典 读书 世界 读书心得500字 读书心得怎么写 世界之最读书心得
篇一:《为什么读经典》读书报告
《为什么读经典》读书报告
本学期的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老师们多次提及“文学经典”的话题,比如在张柠老师的“当代文学史”课中谈到了意识形态对文学经典标准建构的影响,在陈雪虎老师的文艺美学和大众文化中也谈到了文学经典的流变等,而在“文学理论专题”这门课中,专门有一讲谈论“文学经典问题”。在听取了多位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讲解之后,在阅读了一些相关文献著作之后,我想我有可能对这一话题来进行研究探讨了,于是我选择了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本书,并辅以《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进行理解,借此简单谈谈我对“经典”的看法。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他于194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从此致力于小说创作及小说叙述艺术的理论研究。卡尔维诺被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看不见的城市》、《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等等。
《为什么读经典》出版于作者死后,是由“为什么读经典”一文和三十五篇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文章组成。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卡尔维诺阐述了他的经典观,并为全书树立了一个标杆;三十五篇评论文章则分别谈论了对他有着重要意义,或者他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每一篇都是独立的文章,有着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在卡尔维诺的文本中看不到职业批评的模式,他并没有试图在作品中寻找系统的概念体系,而是利用自己所提出的观念,结合时代的潮流,投射到作品本身,去寻求共鸣。所以读者在其批评中看不到严密的逻辑体系,却能感受到自然流露的感悟和思想迸射的火花。
接下去,本报告将从卡尔维诺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他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的评论思路,总结其文学批评的特点并谈谈我个人对经典阅读的观点。
一、卡尔维诺其文学经典观
关于经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卡尔维诺总共列举了经典的十四条特点,在此我选择几条列举: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嗓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至少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从卡尔维诺的这十四条经典的描述来看,这位老先生的概念模糊、晦暗,甚至会让人第一感觉带有一些老套、腐朽的味道。但是在我们耐心理解,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领会他相对读者们表达的意思,那就是阅读对人类文化素质提高和文明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学经典的不可取代性、不可超越性以及人们阅读原
著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经典作品具有被阐释的广阔空间,有着深刻的文化痕迹,经典可以对人类构成影响,使人们在认同或反对中不断地认识自己。
首先,在谈到什么时候读经典和重读经典的时候,卡尔维诺强调了经典作品在人性格形成时期对人产生的作用之巨大,他首先是鼓励青少年多读经典的,他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关于重读,卡尔维诺认为随着人自身的成长,再读经典作品会有新的“阐释”,这是重读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说明了文学经典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这一方面是因为经典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个人或社会观念的变化。
再说说经典作品的作用模式——主要是作用和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对青少年来说,阅读经典具有构建价值衡量标准,美的范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模式是缓慢的,隐性的,并能够将某种恒定物质融入我们的内部机制,在意识上被遗忘,而在潜意识中一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或者增加其内涵,这种改变或增加并不是其本身性质的变化,而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品本身与过往的历史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