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科技产业概论---能源科技.PPT

发布:2019-09-12约7.98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科技產業概論 ---能源科技 日期:95年1月6日 系級:運籌管理系三乙 學生黃子真高逸純 王珮倫潘柳吟 王瀅晴 教師:陳永璋博士 目錄 壹、前言 貳、研究動機 參、能源 一、非再生能源 (一) 石油 (二) 媒 (三) 天然氣 (四) 核能 二、再生能源 (一) 太陽能 (二) 風力 (三) 地熱 (四) 潮汐、海洋溫差 (五) 生質能 (六) 台灣生質能源發展現況 肆、生質能源與其他再生能源的SWOT分析 伍、心得 陸、能源相關報導 柒、參考資料 壹、前言 能源是一切活動的原動力,人類文明的 發展史與其所利用的能源之間有極密切的關 聯,人類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亦隨著工業化的 進展而日益加深。近年來,由於我國經濟成 長、國民所得及生活水準提昇,能源消費量 也隨著增加;但我國能源蘊藏量匱乏,所需 能源大多依賴進口。所以,我們應如何利用 本身之資源,來創造有利之能源,為當前所 急需著手解決的問題。 前言(續) 人類使用的能源大致可概分為再生能源 與非再生能源兩大類。非再生能源則指石化 燃料(石油、煤、天然氣)及核能等,蘊藏 量有限且日益枯竭之能源;再生能源是指由 太陽能、風力、地熱、潮汐、海洋溫差、生 質能等產生之能源。因此能源問題之解決除 了由開源著手進行能源蘊藏區之探勘開發及 新能源的研究發展外,並應長期進行節約能 源的宣導及技術推動。 貳、研究動機 隨著科技迅速的發展下,對於能源的使 用量也從過去至近幾年來日益暴增,而能源 與人類的發展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對 的,能源的使用及開發,對於現今的我們而 言是種考驗也是種潛在的危機,能源總有一 天會有用完的一天,我們該如何採取因應之 道。 參、能源介紹 一、非再生能源 (一) 石油 遠古時代動植物死亡後,與泥沙沈積在地底部 ,因細菌的生物作用,經過長期的變化漸漸分解, 再經幾百萬年來,地下的高溫、高壓作用,進行複 雜而緩慢的化學作用,逐漸形成了黏稠的液態石油 及氣態的天然氣,其成份大部分為碳氫化合物。從 地底下抽出的石油稱為原油,剛開採出來的原油, 因為含有多種成份,不能馬上使用,需經過處理產 生多種不同用途的產品,如分餾成天然氣、液化氣 、汽油、柴油、重油等。 原油處理過程圖 (二) 煤 古代生長在沼澤中的植物死亡後,因細菌的生 物作用及地下的高溫、高壓作用,經過長期的變化 而成。煤的成份絕大部份為碳,另外有少許的氫、 氧、硫等,埋在地底下的時間越久,含水及其他揮 發成份越低,煤質越佳。含碳量90%以上的叫無煙 煤,一般作為家庭燃料用,含碳量70-90%的叫煙煤 ,一般作為工業燃料用,含碳量50-70%的叫褐煤, 含碳量50%以下的叫泥煤。目前在台灣已剩少數工 業(瀝青廠、水泥廠)使用煤當燃料。 煤 (三) 天然氣 天然氣又叫做「天然瓦斯」,是從地層下面開 採導出的一種可燃性氣體。因為蘊藏天然氣的岩層 結構和蘊藏石油的岩層結構相同,所以石油和天然 氣經常是並存的,但依其蘊藏狀態,又分為構造性 天然氣、水溶性天然氣、煤礦天然氣等三種。 天然氣為目前化石燃料中被公認之清潔能源, 且熱值相當高,由於溫室效應問題日趨嚴重,各國 均擴大推廣使用此乾淨之能源,但天然氣之運輸、 儲存較不方便,為目前需迫切解決之技術問題。 中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四) 核能 原子核反應有兩種方式:核融合、核分裂。核 分裂為重原子核被中子撞擊,分裂為兩種以上之新 輕原子核和中子,以及大量的能量。核融合為兩個 輕原子核,在帶有極大的能量下,互相撞擊,結合 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放出大量的能量,太陽內 部即不斷的進行核融合反應中,目前世界上運轉的 核能發電廠皆使用核分裂之能源。 核能發電之主要原料為鈾,天然鈾U-238內含約 0.7%U-235,3%,即可提供核能發電用。 核三廠及核廢料 二、再生能源 (一) 太陽能 太陽是一個巨大、久遠、無盡的能源。儘管太 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約 為3.75×1026 W)的22億分之一,但已173,000TW, 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鐘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 500萬噸煤。 地球上的風能、水能、海洋溫差能、波浪能和 生物質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來源於太陽;即使是 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從根 本上說也是遠古以來貯存下來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