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答案.doc

发布:2017-08-14约2.2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 简答题 1、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这些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分配账户的内容。 2、见《学习指导》P46,第1、3、4自然段(不含账户基本结构及表式)。 3、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 标 单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38.2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47.7 46.2 45.6 47.2 4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家庭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及其经济意义。(见教材P89) 见《学习指导》P70.2. 计算分析题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财产收入 42 初次分配总收入 341 总营业盈余 345 财产收入 38 合 计 383 合 计 383 收入再分配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经常转移支出 53 现期所得税 43 社会福利 7 其他经常转移 3 可支配总收入 288 初次分配总收入 341 经常转移收入 0 合 计 341 合 计 341 2、 ⑴ 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元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体育文化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与服务 2709.60 686.79 407.37 528.15 843.62 1032.80 733.53 240.24 ⑵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709.60+686.79+407.37+528.15+843.62+1032.80+733.53+733.53 =7182.10元 消费率= 3、(计算原理见教材P97) 资本转移的平衡关系: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 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 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 4、⑴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6800-4950=1850亿元 ⑵居民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形成总额=1850-800=1050亿元 ⑶金融负债净发生额=金融资产净获得-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 ⑷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最终消费 4950 总储蓄 18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 合 计 6800 合 计 6800 资本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 资本形成总额 800 资金余缺 1050 总储蓄 1850 合 计 1850 合 计 1850 金融账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