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剪梅_90560.ppt

发布:2017-05-05约1.5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写给李清照 海棠树上依旧绿肥红瘦 那一叶轻巧的舴艋舟 有没有把你的愁 远远的载走? 西风残照里 撒落了一地的哀伤 是谁, 还在孤独的守候? 花儿无声地飘零 水在默默地东流 是谁 又愁上了眉头和心头? 李清照 卧龙寺中学 杨虹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欣赏并背诵这首诗; 2、诵读品味,把握并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 你熟悉的李清照? 知 人 论 世 其人其诗: 1、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2、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3、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清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夫死,感伤凄苦。 4、李词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婉约派的正宗。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写作背景: 音 韵 美 诵读诗词,着重注意三点: 1、字正腔圆(基础) 2、轻重缓急(关键) 3、感情真挚(重点)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音韵美的成因,常见的有三点: 1、押韵 2、对称 3、叠词 意 境 美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翻译:荷花凋谢了,只有芳香残留,竹席上有了新秋的凉意。 手法:多角度相结合(视觉、嗅觉、触觉)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情感、作用: 渲染了凄清的氛围,烘托了孤寂的心情, 为下文抒发闲愁作铺垫。 2、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请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几句是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温馨小提示: 月满(上)西楼,(见)雁字回时,(想)云中谁寄锦书来? 翻译:见一轮满月,我上了西楼。看到了整齐的雁阵归来, 云中的鸿雁你可带来书信给我? 意境:营造出凄清孤独的优美意境。通过想象,融情于景, 勾勒出明月鸿阵的画面,寄托了相思之愁,别离之苦。 3、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词人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的爱情。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行行重行行》 他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表现了对丈夫的无限钟情、充分信任,呈现出一种两情相悦之美。 4、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翻译:这种情意呀,无法消抹, 才从紧蹙的眉头上消除,却又悄然上了心头。 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 愁情为抽象之物,是虚写; 能下能上为运动的具体之物,是实写。 情感: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绵绵不断的相思之苦。 意境美的赏析,切入点有三: 1、意象 2、手法 3、情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