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工程摘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 料 表 面 工 程
一、簡介
二、一般前處理
三、電鍍工程
四、無電鍍鎳
五、熱浸鍍鋅
六、化學氣相蒸鍍
七、物理氣相蒸鍍
八、熱熔射
九、擴散塗層
十、陽極處理
材料表面工程相關技術
1. 表面分析,特性描述
如光學顯微鏡,掃瞄式電子顯微鏡,X光繞射,原子力顯
微鏡,歐傑電子光譜,化學分析電子光譜(或稱X光電子
光譜)。
2. 性能,功能研究
如微硬度,腐蝕,磨耗,電性,光性質,電磁性質等。
3. 表面工程(製程技術)
本課程討論是以表面工程技術為主。
表面工程技術分類
表面工程可分為個別製程,且其表面僅具單一功能或性能,以
及整合製程,且其表面具多種功能或性能。
表面工程以技術原理區分可分類如下:
• 機械方法
• 研磨, 拋光,布磨
• 噴砂-砂粒噴砂
• 壓接
•機械式鍍鋅
•珠擊
2. 熱能方法
•熱浸鍍(鋅,鋁鋅,鋁)
•銲錫(在引線架上)
• 擴散被覆
• 熱熔射
•雷射處理
• 滲碳
•滲氮
•電漿轉換電弧
3. 化學方法
•化學蝕刻
•脫脂
•化成皮膜處理(如磷酸鹽皮膜)
•無電鍍
•溶膠-凝膠法
4. 電化學方法
•電拋光
•電鍍
•電鑄
•陽極處理
5. 真空方法
•化學氣相沉積-加熱式,電漿輔助式,有機金屬式
•物理氣相沉積(離子鍍,濺鍍,蒸鍍)
•離子佈植
•氮化法
•碳化法
6. 物理方法
•油漆
•烤漆
表面工程功能與目的﹕
簡言之,表面工程的功能與目的為增進基材特殊的性質,以
賦予其原不具有之性能或延長使用壽命,大致如下:
1. 抗腐蝕/氧化
•飛機蒙皮(鋁合金)-陽極處理
•汽車車身板金(鋼材)-熱浸鍍鋅,電鍍鋅,上塗料
•船的甲板(鋼材)-熱熔射,上塗料
•建築物-如橋樑,電塔可使用熱浸鍍鋅與上塗料等方式
•個人電腦機殼-熱浸鍍鋅,電鍍鋅,上塗料
•石化輸油管線-覆蓋披覆
2. 耐磨耗-硬鉻,氮化鈦,離子氮化,滲碳氮化,鑽石薄膜,
雷射表面處理
•軸承
•軸心
•鑽孔切割工具
•硬碟
3. 光學性質
•建築用窗框
•光學玻璃
•單色光
•相機機身,顯示器
4. 磁性
•記錄媒體
•光碟
•硬碟
5. 導電性
•半導體電路
•聯接導線
•微電子金屬化製程
6. 裝飾
•裝飾品
•眼鏡
•手錶
7. 熱傳導性/熱傳阻抗-黑鎳,黑鉻,氧化鋯
•渦輪葉片熱阻層
•太陽能電池吸熱層
8. 機械壽命
•疲勞壽命
9. 製造、加工
•電鑄,微機電
表面工程技術選用考量因素
選擇表面工程技術以進行材料表面改質有諸多考慮因素,如下
所述:
1. 材料(塗佈,析鍍,沉積,即是指表面覆蓋)之可應用性-單一/
多種材料
* 這是主要的考量因素
*參考表面工程的功能與目的
-腐蝕壽命:在使用環境下的腐蝕速率
-磨耗壽命:使用條件下的磨耗速率
-疲勞壽命:應力作用下的壽命週期,熱疲勞的壽命週期(熱
膨脹係數差異所造成)
-光學性質:亮度的需求,反射率的需求
-磁光性質:信號/雜訊比
-導電性:電阻率
-裝飾:顏色,視覺效果
-熱傳導/阻抗:熱傳導性
-製造:可加工性
2. 基材適性
-溫度;例如不均勻結構的薄板金屬片不適用於熱浸鍍鋅
-活性;鈍性的基材須要適當的前處理,活性極佳的基材,
如鈦,不易施以電鍍
-機械強度;熱熔射會使薄件產生變形
3. 技術的可行性
-熱熔射通常需要表面粗度大的基材,不適用於陶瓷基材
-化學汽相沉積需要氣相的化學藥品以及真空處理
-物理汽相沉積會因工作腔室的空間而限制了試樣的尺寸與
形狀
-電鍍通常會因拋鍍力差而使均勻性變差
4. 經濟因素
需要考慮初成本與長時間的保固成本,特別是建築物的結構
可能影響成本的因素:
鍍層的材料,化學藥品的來源,製程的困難度,市場佔有率
等
5. 單一技術/技術整合
單一技術—純金屬,合金或混合析鍍的單一鍍層
技術整合-如多層鍍層,連續處理
可選用之表面工程技術
表面工程技術種類繁多,前節曾依技術原理分類,下述則依
功能分類,並列出相關可能應用之技術
(I) 一般的前處理
I-1 機械法
1. 噴砂(砂粒噴砂)
2. 研磨/布磨/拋光
I-2 化學法
1. 脫脂
2. 酸洗
I-3 電化學法
1. 電拋光
2. 電解清洗
I-4 乾式
1. 電漿蝕刻
2. 離子蝕刻
(II) /
II-1 鋅覆層
1. 熱浸鍍鋅
2. 電鍍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