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文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连水产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3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下称“就业工作”)在校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心,以迎接201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创建大连海洋大学为工作目标,以巩固、完善、提高为工作指导思想,强化服务职能,树立全员为毕业生服务的工作意识,经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就业各项工作,现将2013年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概况
1、毕业生派遣情况:
2013年我校共有毕业生264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43人(男617人、女426人),高职专科毕业生1598人(男892人、女706人)。毕业生中国家统招并轨生2630人(本科1032人,高职专科1598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人(均为本科),定向生2人(均为本科)。
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114人,考研率为本科毕业生的10.93%;出国深造继续学习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考取专升本393人,升学率为高职专科毕业生的24.59%;实际派遣2134人(本科929人,高职专科1205人)。
2、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201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2347人(本科1010人,专科1337人)。
其中就业于国家机关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
参军入伍的6人(均为本科);
就业于科研设计单位的2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
就业于高校的3人(均为本科);
升学的507人(本科114人,高职专科393人);
出国工作、学习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
就业于其它教学单位17人(本科14人,高职专科3人);
就业于国有企业的251人(本科197人,高职专科54人);
就业于其它事业单位的14人(本科12人,高职专科2人);
就业于三资企业的303人(本科119人,高职专科184人);
就业于其他企业的893人(本科316人,高职专科577人);
就业于金融机构的7人(均为本科);
志愿服务辽西北、大连北三市的4人(均为本科);
进行就业代理的301人(本科187人,高职专科114人);
灵活就业的14人(本科7人,高职专科7人);
其他就业的13人(均为本科)。
2013年我校有2名定向毕业生,均解除了定向合同,重新落实了就业单位。
3、初次就业率情况:
截至到8月31日,我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为88.87%,其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84%,高职专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3.67%,具体详见附表。
二、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率的比较
⑴、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就业率稳中有升。
近几年我校毕业生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工作量不断加大。经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特别是各院(系)领导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2013年我校共有毕业生2641人,较2010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79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较04年增加100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6.84%,较2010年的年度就业率95.12%增加了1.72%;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较2010年增加694人,初次就业率83.67%较2010年的年度就业率82.41%增加了1.26%。
⑵、本、专科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都有所提高,100%就业率的专业逐年增加。
2013年有毕业生的本科专业为19个,其中就业率为100%的专业12个,较2010年的10个增加了2个。其中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轮机工程两个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动力装置)、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会计学、日语(水产贸易日语)六个专业就业率连续二年达到100%。
2013年有毕业生的高职专业为18个,其中就业率为100%的专业1个,较2010年同期持平;就业率超过90%的专业11个,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8个。
2013年我校各专业就业率较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增幅较大的几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增加7.29个百分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增加6.67个百分点,机械电子技术专业(高职)增加8.23个百分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专业(高职)增加11.04个百分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增加18.11个百分点,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技术专业(高职)增加18.39个百分点。
2、 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比较
⑴、就业于经济发达或东部沿海省市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较大,并成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大连等五市就业的毕业生为1707人,占初次就业人数的72.76%,较2010年的1098人增加了609人,增幅比例为23.06%。
⑵、隐性就业比例逐年扩大。2013年我校有114名本科毕业生考取了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0.93%,与04年基本持平;有393名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