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学卫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市场机制改革 国家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创造条件,为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探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目的就是要发展多样化、多种形式办医模式,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 ? 要继续推进病人选择医院和选医生。许多地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仅把公立医院,而且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单位,推行了“病人选择医生”制度,患者可以选择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也可持医生开具的处方选择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购药。患者就医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变被动就医为主动择医。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推行患者选择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在医院门诊和住院两个层面选择医生,都将促进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医生之间、药店之间的竞争,促进服务态度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运用价格杠杆,拉开医疗服务档次,分流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促进病人的选择。 医疗机构必然要讲究经济效益,通过增加收入来扩大医疗机构的经营规模、改善职工的生活待遇。但是,医疗机构为增加收入可能人为地增加供给、制造需求,提供“过度服务”。增加收入不等于提高经济效益,更不一定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八节 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机制 我国所有医疗机构根据其经营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分别实行不同的财税和价格政策。经过分类登记后,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加入WTO的需要,卫生部确定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部开放医疗市场,也就意味着到时将出现更多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因此,作为卫生管理者,有必要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进行了解。这里仅以有限责任公司制医院为例,其他形式的营利性医疗机构请参照有关法律规定。 一、有限责任公司制医院特征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中小企业规模的公司,它又与大规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许多不同。其突出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股东人数有最高数额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②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③设立手续和公司机关简易化。 ④股东对外转让出资受到严格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股东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则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⑤公司的封闭性或非公开性。表现在其设立程序不公开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向社会公开。 二、有限责任公司制医院的运行机制 (一)股东会 股东是公司的成员,股东基于对公司的出资而享有股东权。股东权具有下列内容:①参加股东会并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②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③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以便监督公司的运营。④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即股东享有受益权。⑤依法转让出资。⑥优先购买其他股东转让的出资。⑦优先认购公司新增的资本。⑧公司终止后,依法分得公司剩余财产。此外,股东还可以享有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股东的决议权通过股东会来行使。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必设的非常设权力机关。股东会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两种。股东会的定期会议每年召开一次,通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以后召开。股东会的临时会议,经代表1/4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或1/3以上的董事,或者监事提议,可以召开。出席股东会的股东,均可在会上行使表决权。股东会会议做出决议时,主要采取“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即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二)董事会 董事会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常设业务执行和经营决策机关,但股东人数较少或公司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只设一名执行董事,而不设董事会。董事会作为业务执行和经营决策机关,享有公司的业务执行权和日常经营决策权。所谓公司业务执行,是相对股东会的权力机关的地位而言的。股东会做出决议后,董事会应执行其决议并对股东会负责。所谓日常经营决策,是指股东会仅对公司重大和长远的事项做出决议,公司日常经营中的重要事项则不可能等待一年一度的股东会,而仅由董事会决定。 (三)经理(院长) 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是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限责任公司设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可行使下列职权:①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②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