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剪力墙平法施工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剪力墙中暗梁的钢筋 1)纵筋 暗柱 暗柱 暗柱 暗柱 注: 暗梁如果与边框柱相连,支座处按框架节点锚固 2)箍筋 暗梁断面示意 结 束 返27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剪结构 部分框支结构 筒体结构 1)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自墙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 界分段注写。 墙柱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则 为框支梁顶面标高)。 2)注写各段墙柱的起止标高 3)绘制墙柱配筋图,标注墙柱几何尺寸。 尺寸注写规定: 约束及构造边缘构件需注明阴影部分尺寸。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注明约束边缘构件中的lc取值。 扶墙柱及非边缘暗柱需注明几何尺寸。 lc为2bf时可不注 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纵向钢筋:注写总配筋值,注写值应与表中绘制的截面配筋图对 应一致。 箍筋:注写方式与柱箍筋相同。 注意: 对于约束边缘构件,除注写阴影部位的箍筋外,尚需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中注写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或箍筋)。 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 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 QXX(X排) 注意: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为2 时可不注。一般情况下剪力墙水平与竖向钢筋的直径、间距是一致的。 1)注写墙身编号(含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 抗震剪力墙的排数设置要求 2)注写各段墙身起止标高 自墙身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 为界分段注写。 墙身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则 为框支梁的顶面标高)。 例: 写数值为一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与间距,具体设置几排已在墙身后面表达。 3)注写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 拉筋应注明布置方式“双向”或“梅花双向”,如图所示: 1)注写墙梁编号:由墙梁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如下: 2)注写墙梁所在楼层号。 3)注写墙梁顶面标高高差 指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墙梁标高大 于楼面标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当无高差时不注。 4)注写墙梁截面尺寸 。 5)注写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箍筋的具体数值。 暗柱 暗柱 上部纵筋 箍筋 下部纵筋 剪力墙水平筋 (2)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暗撑时,还要以JC打头附加注写一根暗撑的全部纵筋, 并标注x2标明有两根暗撑相互交叉,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用斜线分隔斜向交叉暗 撑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交叉暗撑的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 准详图施工,设计不计。 (1)当连梁无斜向交叉暗梁时, 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钢筋时,还要以JG打头附加注写一道斜向钢筋的配筋值, 并标注x2标明有两道斜向钢筋相互交叉。 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1/3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 于1/3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 与箍筋。 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置,且洞口直径 不大于300时,此项注写洞口上下左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 数值。 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800时,其加强钢筋在 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分向分布置(请 参考对照本图集中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仅需注写六边 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连梁中圆形洞口的原位标注 三、剪力墙标准构造详图 剪力墙结构中的构件有: 墙——墙身 柱——端柱和暗柱 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剪力墙结构中的钢筋有哪些? 墙身——水平与竖向钢筋、拉筋(墙筋在基础中的情况,水平及竖向钢筋的搭接,水平筋在墙端部、柱、转角处的锚固,水平筋遇梁时的布置,竖向钢筋遇梁柱时的情况等) 端柱和暗柱——纵筋、箍筋、拉筋等。 连梁、暗梁、边框梁——纵筋、箍筋、斜向钢筋等。 1、剪力墙在基础中的插筋 11G101-3 钢筋名称 条件 说明 插筋图示 备注 垂直筋 基础高度 >laE(la) 11G101-3P58 1-1,2-2断面图 当墙外侧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外侧钢筋底部弯折平直段长度15d 基础高度 ≤laE(la) 11G101-3P58 1-1,2-2断面图 墙筋在基础中的情况总结 6d 6d 基础底板网片 墙纵筋 15d 基础底板网片 墙纵筋 ≥15d 基础底板网片 墙纵筋 llE(ll) 钢筋名称 条件 说明 水平及拉筋图示 水平筋 墙插筋保护层厚度 >5d 11G101-3P58 构造一 墙插筋保护层厚度 ≤ 5d 11G101-3P58 构造二 间距≤500 且不少于两道 100 50 锚固区 横向钢筋 50 100 2、剪
显示全部